当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污染危害程度不断加深,污染范围也迅速从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向中小型城市甚至部分农村地区扩展,整治雾霾天气刻不容缓。 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比重过高。相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使用煤炭所产生的污染更为严重,煤炭燃烧不仅产生温室气体,还会产生大量粉尘、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根据美国高盛公司统计,2012年煤炭占到我国全部能源供应的70%以上,而第二大能源来源的石油只占18%。除了使用量大,我国煤炭使用还存在技术落后、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2.汽车尾气污染。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37亿辆,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有31个,仅北京一市汽车数量就超过500万辆。此外,相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低,汽油质量低,污染严重。以上海为例,汽车总量只相当于日本东京的1/12,但空气中主要由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总量却基本相同。 3.工业污染。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数量众多。此外,环境违法的低成本与高收益以及环境执法不力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加剧了雾霾的形成。虽然北京、上海等很多大城市都采取了将重工业搬迁至郊区的措施,但此举一方面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雾霾的源头,治标不治本;另一方面由于雾霾会随着气流飘动,加之热岛效应的影响,对消除城市雾霾意义不大。 4.日常生活污染。除了能源、交通带来的污染以外,日常生活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也不可忽视,露天烧烤、燃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焚烧垃圾等都会造成污染。 5.植被缺失。绿色植物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抑制雾霾的产生。据统计,每亩森林约有100棵树,一年可以吸附22吨—60吨的灰尘。此外,绿色植物还可以吸收汽车尾气,进一步抑制雾霾的产生。城市绿色植被的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6.建筑污染。建筑物拆除、重建、道路整修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从而为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条件。 针对上述空气污染的原因,提出以下建议: 一、针对燃煤造成的污染要做到: 1.发展水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度,降低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2.整顿关闭设备落后、效率低、污染重的发电厂,建设高压输电线路,对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实行并网,实现高效率集中供电。 3.加大对煤炭利用的科研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推广煤炭综合利用、煤炭转化、煤炭脱硫技术,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的污染。 二、针对汽车尾气污染要做到: 1.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通过降低公共交通费用、拥堵路段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数量等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鼓励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限制公务车、私家车使用,加大对小排量汽车补贴力度。 3.实施更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于不达标车辆进行严格整治。 4.提高汽油质量,强制使用更为清洁的汽油。 三、针对工业污染要做到: 1.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 2.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的惩治力度,对于违法企业严肃处理,坚决取缔无法达到标准的企业。 3.建立长期监测站点,对生产过程易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四、针对生活中产生的空气污染要做到: 1.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环保知识,讲明利害,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对露天烧烤通过电子眼监控、加大巡逻力度等方式进行长期整顿清理,加大处罚力度。 3.农村地区对秸秆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禁止露天燃烧,推广燃烧效率更高、更加清洁的燃具。 4.限制烟花爆竹燃放,推出更加清洁环保的烟花爆竹品种,鼓励、引导通过赏灯、看花、观看文艺表演等更为环保方式过节。 5.禁止垃圾焚烧,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无害化处理。 五、针对植被缺失要做到: 1.严格保证城市绿地面积,依法打击侵占公共绿地的行为。 2.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种松柏、女贞、香樟、桂树、夹竹桃等过滤、吸附能力强的植物。 3.城郊重工业区与市中心之间建立高大乔木组成的隔离带,降低城郊工业对市中心污染。 六、针对建筑污染要做到: 1.对城市建设要做好长期规划,规划方案应该经过专家认真论证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避免因决策规划不科学带来的道路、建筑短期内反复整修、重建。 2.加强对建筑新建、拆除审批的监管,对于审批中的失职行为严厉追究责任。 七、此外还应做到: 1.加强对PM2.5的检测并及时公布数据,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2.支持民众因环境污染而权益受到危害的维权案件,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3.针对严重雾霾天气,做好紧急预案,通过采取限制车辆出行等措施在短期内减少雾霾发生。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中国电建试水混合所有制打造生态.. | 下一篇:贾康:应制定非洁净煤设备淘汰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