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为全面系统总结2024年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
煤炭人讯:6月7日上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
党建领航共建共赢淮北矿业集团与南京钢铁集团举行党委共建暨..
节能环保
【专访】低碳交通是减排不可或缺的一项
2016-04-25 21:48:28   来源: 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专访英国低碳汽车合作伙伴项目负责人Gloria Esposito

  随着节能减排日益受到重视,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问题也逐渐引发关注。如何让交通变得更清洁、更加可持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近日,英国低碳汽车合作伙伴项目负责人Gloria Esposito在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阐释了发展低碳交通对于促进减排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英国在促进交通领域减排方面的经验。

   从全球碳排放总体情况来看,交通领域的排放处于什么位置?

  Gloria Esposito:就全球而言,有大约1/4的碳排放其实都是来自交通领域。比如,普通家用小汽车、卡车。当然,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其排放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交通领域的排放还是整个排放中相当大的一个部分。因此,发展低碳交通对减排显得尤为重要。

  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否仅集中在城市,或者是大型城市?

  Gloria Esposito:交通排放当然主要还是来自城市。现在,许多国家的城市规模都在逐步扩大,人口增多,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城市的排放量。

  解决城市交通领域的高排放量,可以有哪些方式方法?

  Gloria Esposito: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一个不错的选项。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对减少排放帮助很大。

  还可以尽量选择使用相对清洁的燃料。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等。即使是现有的传统交通燃料,比如汽油,也可以对其进行改造,提升质量,也能帮助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除此之外,对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调整和改善,也可以帮助减少排放,让城市发展更具可持续性。比如,鼓励居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是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环保的交通方式。当然,这还需要城市整体规划的配合。

  英国在降低交通领域排放方面有哪些鼓励政策?

  Gloria Esposito:英国十分重视发展低碳交通,也制定了不少相应的政策。交通部、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以及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还联合成立了低排放车办公室,全面协调研发、商业、基础设施等方面。

  政府规定了车辆的排放标准,要求生产商只能生产合乎排放标准的汽车。车辆的行驶范围也受到排放标准的限制。比如,伦敦就属于低排放区域,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能进入城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区的污染。

  另外,英国政府也很重视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购买电动汽车能享受25%的价格补贴,最高补贴额可以达到5000英镑。电动汽车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补贴;在伦敦,给电动汽车充电也是可以享受补贴的。此外,购买电动汽车税费方面也有优惠。所有这些政策都鼓励了低碳交通的发展。

  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最重要的推动力来自哪里?

  Gloria Esposito:相应的政策应该是促进低碳交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政府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鼓励民众多用电动汽车、帮助大家树立减排理念。

  当然,政策制定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应该是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量身定制。政府需要分析城市具体的交通状况、了解一些低碳交通模式推行的障碍在哪里等等,这些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对出台合适的鼓励政策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在发展低碳交通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借鉴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Gloria Esposito: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已经设定了宏伟目标,计划在2020年前,电池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的数量达到500万辆。另外,为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也提供一些购车补贴;规划了充电设施建设;同时,还对电池的研发大力投入。

  未来,中国还需要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交通方面则对电动汽车采取一些“优待”措施,比如开辟专用车道、或者可以使用公交车道,以避开拥堵。这样一来,电动汽车使用更方便,也就会有更多人愿意使用。

  其实,电动汽车在英国也属于比较新的事物,英国政府为鼓励民众更多使用还进行大量宣传工作,让人们更了解它的好处,中国也可以采取类似方法进行推广。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青岛:餐厨垃圾变柴油和天然气 下一篇碳强度首入我国考核体系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