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PEC清洁化石能源工作组主办的“APEC提高燃煤火电效率创新技术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就如何提高燃煤火电效率、清洁利用煤炭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和经验进行了交流,探讨了燃煤电厂的创新理论和发展方向。 “上大压小”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 迄今为止,我国煤电排放标准经过3次修订,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最严格的。煤电高效利用的措施主要有4个:一是采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目前我国是投产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最多的国家;二是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比例,2000年~2013年,我国热电联产机组占比已经从13.3%提高到28.9%;三是继续实施 “上大压小”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我国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已经从1995年的27.8%提高到2014年的77.7%;四是进行现役煤电机组的节能改造,主要是汽轮机通流改造、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和电机变频等。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 王志轩 提高我国燃煤发电机组整体效率,要继续执行“上大压小”政策。从2005年至今,按照“上大压小”政策要求,我国约有1亿千瓦总容量的小机组被关停,与此同时,有3亿千瓦的高参数、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投入运行。 我国煤电平均供电煤耗由2005年的370克/千瓦时下降到2013年的321克/千瓦时,平均每年降低6.125克/千瓦时。我国平均供电煤耗尚有很大下降空间,目前我国平均供电煤耗比德国和日本还要高31克/千瓦时,比韩国也要高18克/千瓦时。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 毛健雄 提高技术含量、拓展利用方式 高效煤电的发展方向是欧盟在1998年启动的AD700计划,机组运行参数可以达到37.5兆帕/700摄氏度、或者37.5兆帕/720摄氏度,但由于要使用大量昂贵的合金材料,无法在成本上实现突破,至今没有实现商业化运作。 提高燃煤锅炉运行温度等参数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向,但目前受材料限制较多,我国目前运行的28兆帕/600摄氏度超超临界参数锅炉所使用的材料P91、P92主要依靠进口,一台百万千瓦机组锅炉成本约为5亿元,其中进口材料成本就占到了一半。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 在2020年前,难以见到商业化的700摄氏度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的投产。 下一代高效煤电技术是“一种高低位分轴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此种技术采用双轴汽轮发电机,将其中的高压缸轴系置于锅炉上靠近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出口联箱处,中低压缸轴系则仍按常规布置,机组净效率可以达到49%。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煤电与雾霾的关系有多大? | 下一篇:今年清洁能源行业将进入大资本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