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为全面系统总结2024年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
煤炭人讯:6月7日上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
党建领航共建共赢淮北矿业集团与南京钢铁集团举行党委共建暨..
节能环保
中国煤炭展望:十三五规划和巴黎气候大会
2016-04-27 21:16:38   来源: 中国煤炭资源网
   当前国内外全面转型时代,煤炭行业经过“十年黄金发展期”后,也进入产能过剩、市场疲软和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十三五规划及正在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对煤炭行业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是大家比较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命题。
   
    巴黎气候大会、十三五规划:控煤是重中之重
   
    11月30日,万众瞩目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于法国巴黎举行,在本次气候大会上,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在内的逾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共同商议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此外,本届气候大会还有望达成一项新协议以取代2020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新协议将成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依据。
   
    在此次巴黎会议召开之前,中美双方已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
   
    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争取提前达峰。另外,争取2030年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65%。
   
    此外,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十三五”规划编制成为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而“十三五”能源战略路线图已大部分明晰,中国能源对内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保供转向系统优化,主要思路是控煤炭稳油气增风光。
   
    据了解煤炭作为控总量的重点,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66%降到60%以下。 煤炭消费量控制的重点将落到经济发达省(直辖市),主要方式是大气污染防治。
   
    11月4日,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
   
    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较去年下降8.6%。
   
    清洁高效利用成煤炭未来发展新趋势
   
    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能源消费低速增长、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也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契机。后续新能源的发展将是未来的大趋势,而转型升级则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若各缔约国能在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气候协议,那么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有望在15年内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发电能源。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约为五分之一,该机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将上升至三分之一,并超过煤炭、天然气以及核能所占的比例。
   
    那么,面对当前煤炭形势,我国煤炭经济如何走出困局,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呢?
   
    未来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当前市场形势下,单从煤炭行业来讲,原先的发展模式的确难以为继。当前阶段,应当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受到更高重视, 发电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炭利用的发展方向将被引导至集中高效燃烧上来,减少散煤燃烧将成为目标。
   
    除此之外,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方式之一,由此实现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过渡。受环境保护、水资源约束等限制,国家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上始终保持谨慎态度,作为战略补充和技术储备,仍然以稳健的项目示范为主。
   
    唯有如此,煤炭企业才能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存活下来,才有再见春暖花开的希望。我们坚信煤炭行业“第二春”必将到来。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石化煤化工高盐水零排放项目建.. 下一篇从雾霾看煤炭产业何去何从?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