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为全面系统总结2024年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
煤炭人讯:6月7日上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
党建领航共建共赢淮北矿业集团与南京钢铁集团举行党委共建暨..
节能环保
我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机组近1亿千瓦
2016-04-27 21:46:17   来源: 新华社

 四大措施支持改造针对煤电节能减排改造,方案中明确了至少四方面支持措施:一是对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燃煤发电机组给予电价补贴,2016年1月1日前已经并网运行的现役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每千瓦时加价1分钱;1月1日后并网运行的新建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5分钱。

        15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十三五”期间,预计全国将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改造完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超过一半;实施节能改造约3.4亿千瓦,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约5000万吨。

       随着电价补贴、财政信贷优惠等支持政策陆续出台,我国煤电节能减排改造进入加速期,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改造势在必行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相当长时间不会改变,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至关重要。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当日在“加快推进全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动员大会”上说,煤炭大量分散、粗放使用,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消费40多亿吨煤炭,仅约一半用于发电,远低于世界65%左右的平均水平。要加快推进煤电升级改造步伐,提高电能替代比重,降低煤炭散烧规模,减少污染物排放。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会上说,当前,我国煤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5%、38%和17%,仍是工业行业中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改造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煤电机组数量多、平均装机容量小、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也是造成区域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煤电节能减排改造势在必行。

      节能减排改造提速

      环保部等三部门近日印发的《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将东部地区原计划2020年前完成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提前至2017年前总体完成;将对东部地区的要求逐步扩展至全国有条件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西部地区在2020年前完成。此外,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

       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展开超低排放改造。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处长崔敏介绍,山西省启动了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目标是到2017年,全省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常规燃煤、低热值煤发电机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陈吉宁介绍,目前,全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煤电机组近1亿千瓦,占煤电装机十分之一,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000万千瓦。初步测算,到2020年,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完成后,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可分别下降59.2%、61%和57.1%,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将达到全世界最好水平。

       节能减排改造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韩水介绍,据测算,改造可带动煤电节能减排领域新增投资约2300亿元,同时促进上下游相关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大措施支持改造

        针对煤电节能减排改造,方案中明确了至少四方面支持措施:

        一是对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燃煤发电机组给予电价补贴,2016年1月1日前已经并网运行的现役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每千瓦时加价1分钱;1月1日后并网运行的新建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5分钱。

       二是综合考虑煤电机组排放和能效水平,适当增加超低排放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原则上奖励200小时左右,具体数量由各地确定。

       三是督促各地在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同时,对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切实落实减半征收排污费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

       四是财政信贷支持:中央财政已有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向节能减排效果好的省份适度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燃煤电力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募集资金用于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努尔·白克力说,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节能低碳调度机制,提高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的负荷率和运行水平。此外,国家能源局将在总结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经验的基础上,再授予一批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推广成熟技术和经验。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加速低.. 下一篇五大电力集团发力清洁能源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