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郑景奇同志任信息研究院党委..
节能环保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加快
2018-01-26 10:27:19   来源: 经济日报

   近年来,尽管我国新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发展迅速,但煤炭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体能源。因此,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火电行业推进超低排放技术,供暖领域推广高效煤粉锅炉,冶金、水泥行业改进生产工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煤炭清洁利用已经取得了切实成效。

  在很多人眼中,煤炭与清洁能源很难画上等号。这是因为,煤炭长期处于高强度、低水平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生态、气候、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给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不过,受我国能源供需格局和人们对煤炭认识日益加深等因素影响,“煤炭也可以成为清洁能源”的理念正在加速从共识转变为实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快速发展,但煤炭仍然是现阶段的主体能源。根据预测,到203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还将占50%。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看,在我国已探明的能源资源储量中,油气资源储量仅占3%左右;2016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65.4%和34%;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3.3%;清洁能源供应总量依然较低、短期内大幅增长的难度大等问题突出。

  “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不足、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突出,以清洁能源保障稳定供应压力大的情况下,加快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说。

  近年来,我国在需求侧的清洁高效利用步伐不断加快。作为煤炭消费的“主力军”,火电行业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的推广应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排放指标均低于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

  从神华三河热电厂和国电廊坊热电厂的实施效果看,其烟囱粉尘排放浓度最佳值已经达到每标准立方米0.23毫克,二氧化硫排放稳定在每标准立方米20毫克以内,氮氧化物稳定在每标准立方米30毫克左右,比燃气发电排放标准还要低得多,所增加的成本每千瓦时电不过1分至2分钱。如果允许其成本增加到0.1元左右,燃煤发电已经完全能够做到超洁净排放。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5.8亿千瓦,超额完成了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计划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将全部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实现清洁发电。

  从清洁取暖的角度看,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技术的成功推广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国家相关机构检测,高效煤粉锅炉的热效率以及各项排放指标都与天然气锅炉相当,特别是在高效煤粉燃烧充分的情况下,甚至比天然气锅炉更环保。更重要的是,高效煤粉锅炉单位热值的燃料采购成本仅为天然气锅炉的三分之一左右。

  专家表示,推广高效环保煤粉锅炉技术,对于降低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降低企业居民的能源成本、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展环保产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冶金行业已经完成了4.3立方米以下焦化炉的淘汰工作,并通过煤焦化一体化发展,焦炉气深加工利用,煤炭焦化清洁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已经在全国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水平高,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王显政表示,煤炭行业应从国情出发,准确把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关系,把握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散煤清洁燃烧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加大推广利用力度,促进煤炭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是适应新时期我国“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效防控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王显政建议,当前我国应继续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攻关、设备研制与新技术推广应用,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水煤浆、清洁型煤技术等示范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攻克先进燃烧技术,进一步降低排放指标,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富氧燃烧、低氮燃烧、反循环燃烧等高效设备和炉具的研发,满足煤炭、天然气、甲醇等不同能源品种高效燃烧利用的需要。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煤粉型工业锅炉、水煤浆、清洁型煤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在更大范围推广示范工程建设,由点到面、由示范工程到示范区建设,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达到新的水平。

  “政策层面也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新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和推广应用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对煤炭清洁利用研发机构、推广企业和示范单位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王显政说。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煤矿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 下一篇环保税开征这些“糊涂认识”要澄..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