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3个煤田,即东部的顿涅茨克煤田(顿巴斯)、西部的里沃夫-沃伦煤田及中部的第聂伯煤田(褐煤)。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所在的顿巴斯盆地是世界非常知名的大煤田,向东南延伸至俄罗斯境内。乌克兰也曾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国家,是前苏联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产煤加盟共和国,还是西欧国家煤炭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乌克兰早在1722年即开始在顿巴斯开采煤炭,1769年起进行工业性开发,到1913年煤炭产量达到2500万吨,是当时世界重要的产煤国之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乌克兰加快煤炭大规模开发步伐,1954年煤炭产量突破1亿吨,1968年突破2亿吨,到1976年煤炭产量达到峰值的2.18亿吨。整个七十年代煤炭年产量都保持在2亿吨以上,占前苏联煤炭总产量的30%左右。
不料自此以后,乌克兰煤炭产量出现了两次下滑,大踏步地走下了两个台阶。
前一次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解体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一直不景气,煤炭产量连年滑坡,到1995年煤炭产量降为8300万吨,仅相当于解体前年产量的一半。
最近一次煤炭产量大滑坡是2014年,在西方势力的鼓动下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发生激烈冲突,升级引发内战,导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独立,至今乌克兰一直处于国家分裂状态。煤炭产量也急速下降,近几年来总是徘徊在3000万吨左右。
由于国内煤炭产量不足,为满足国内需求,每年还不得不从美国、哥伦比亚、加拿大、南非、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国进口煤炭2000多万吨。去年4月,俄政府为加大对乌制裁力度,决定禁止对乌出口原油及成品油,限制对乌出口煤炭,明确自6月1日起,只有获得俄经济发展部许可的部分油品、煤炭,才能对乌出口。最近,为抵制俄罗斯煤炭进口,乌克兰内阁又决定,自2020年4月1日起,对来自俄罗斯的煤炭课以65%的特别关税。
煤炭是乌克兰的主体能源,长期占一次能源供应的70%左右。颜色革命后的乌克兰,将尽快加入欧盟和北约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且已写进国家宪法。在欧盟国家纷纷“去煤化”的大背景下,乌克兰煤炭消费也应是递降趋势。但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乌克兰政府近年来仍筹划积极发展煤炭产业,曾制定了至2030年的煤炭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30年将煤炭产量再提升至1.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