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继续等待,要么彻底离开,这是将近五万、数量相当于一个小县城规模的煤检站职工必须作出的选择:这些常年从事着简单、重复工作的站检员,很有可能在年底到来之前被分配到完全陌生的岗位上去。 这亦是因山西煤检站撤销而受牵连的晋能集团的现状,这家2013、2014连续两年入围世界500强的山西煤炭巨头,正深陷“负债千亿、盈利能力羸弱、债券暂停上市、不良资产偏多”等泥沼。与此同时,公司一二把手等高管今年纷纷落马。 而此前,这家诞生仅一年半的煤炭巨头,虽然披着煤电一体化和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改革试验的外衣,实际上却拥有延续多年僵化的行政体制和管理监督漏洞的“芯儿”,粗放且盲目扩张的阴影挥之不去。 寒冬不期而至。一度煤检站曾在调控煤炭产能、私挖乱采、逃税等上起到积极意义,而后伴随着煤检站倒卖票据、报号通关、吃拿卡要等灰色交易链形成而倍遭诟病,在2012年煤炭行业陡然低迷之后,煤企奄奄一息之际,“寄生虫”煤检站的生命也将终结。与此同时,总资产近两千亿元的晋能集团在败掉大笔资金后,沦落到如今一地鸡毛的境地。 这是“晋煤陷落”的又一个样本。如今,随着存在30多年的煤检站在山西省内成为历史,首当其冲被“开刀”的晋能集团,能否在“大破中获得大立”依然是个谜。 年底前或分流5万人 曾经被无数人艳羡的煤检站职工将面临职业生涯的大反转。“我们所有人都在等,”11月26日上午,晋能集团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下称煤运公司)一位高管低沉的声音中把重音落在了“等”字上。他们在等的是当天省政府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即将公布的安置政策。对于他们来说,短短的半天时间,却煎熬的度日如年。 同一天,煤运公司所有员工尤其是煤检站员工都人心惶惶,坐立不安,不过与早前坊间所传消息时的侥幸心理相比,他们的心开始渐渐无奈地接受现实。“陆续有员工在收拾东西打包回家,离开干了多年的煤检站,等待分流安置。”一位煤检站员工王丽(化名)告诉经济观察报。 当天,山西省政府召开会议强调,要立足企业内部进行安置,通过转型转产、内部挖潜、新增就业岗位等途径,稳妥解决相关问题,做到“不下岗、不欠薪、不减收、不断保”。 会议称,晋能集团作为改革主要涉及企业,要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对植入运煤铁路、公路、港口、船队等资产进行重组再造,构建一体化的大型煤炭物流集团,增强山西煤炭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 11月27日,煤运公司一位高管称,“公司领导开会回来,正按照省政府意见研究人员分流方案,具体涉及到多少人、分流到哪些产业目前还没定”。而此前有当地媒体报道称,年内晋能集团要分流48280人,目前分流11070人,尚有3万多人待分流。此时离12月31日仅一个多月了。 随着浩荡的人员分流大军形成,遍布山西省内近1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煤检站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历史。11月18日,来自山西省政府的命令是,“12月1日起,将全部取消对相关企业的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管理行政授权,全部撤销省内煤炭、焦炭公路检查站和稽查点,12月31日前,相关设备要全部拆除”。 分析师邓舜说,“尽管山西省与其他省份边界间还将保留出省煤检站,但显然那是非常小的比例”。 晋能集团挂牌成立时喧嚣的情形浮现在眼前,包括省政府官员、公司领导以及员工在内都信心满满,还提出“十二五末”实现公司利润超100亿元的设想。王丽没想到,“分流五万人、负债千亿、不良资产遍及县级子公司等情况,是在公司挂牌成立仅一年半后的结果“。 不良资产遍及子公司 在山西省政府牵线下,由均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地方国企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煤运公司)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下称山西国电公司)合并而来的晋能集团,出资人是山西省国资委和11个市国资委。去年5月集团成立时,彼时兼任煤运公司、山西国电公司董事长的刘建中,顺理成章地当选为晋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公司成立时刘建中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字眼强调,将为省里探索出一条煤电一体化和煤炭企业多元化转型升级的路子。 然而一年半之后,煤运公司陷入亏损和负债深渊而不得自拔,刘建中等高管涉嫌腐败而被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煤集团陷入困境之时,其煤电一体化的合作方“山西国电公司”却日子颇为舒适安逸。 一位晋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山西国电公司与煤运公司之间至今依然谈不上真正的煤电一体化,不仅内部管理上各自为政,而且公司经营也互不牵扯”。 2009年煤矿整合是煤运公司的一大转折,彼时山西煤炭企业掀起了扩张的大潮。作为山西煤炭整合的七大主体之一,几年来煤运公司滚雪球般地扩大着资产规模,在抢食煤炭资源的同时,更把触角伸向并不熟悉的新能源、燃气以及房地产、文化旅游、农业等多个领域,试图从一个靠代政府收费为主的企业变身为煤炭实业加多元化的综合能源集团。 凭借疯狂扩张,公司的煤炭产量从2009年的几百万吨飙升到2013年底的6000多万吨。 急剧扩张的结果是资金链极度紧张,2012年、2013年,公司曾连续两年发行规模均为25亿元的公司债[-0.05%]券救急。而且2013年9月煤运公司发布的债券公告显示,2011、2010、2009三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以上。 一位消息人士称,“公司整合煤矿时曾高价买进了很多垃圾矿,后续无法投产,或使投资成本飙升”。与此同时,其他多元化产业板块也纷纷陷入“投资黑洞”,旗下多家煤矿及三产公司今年以来均不同程度的涉嫌拖欠工程款及工人薪水。 一组数据折射出晋能集团迅速跌落的曲线,2011年煤运公司人员近十万人,总资产达1113.17亿元,利润28.45亿元。而2014年中期财报显示,晋能集团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为-1.13亿元。煤运公司则面临更严重的困境,上半年净亏损达到5.97亿元。 由于煤运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规模达到25亿的"12晋煤运[0.00%]"公司债券也于2014年5月5日暂停上市,晋能集团陷入超千亿负债压顶的境地。2014年中期财报中,总负债超过1447亿元,总资产负债率高达74%。 一位公司内部人士称,“经历了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疯狂扩张后,曾经满载希望的投资如今却变为公司不良资产,这些待处理的不良资产遍及多个县级子公司,包括积压库存、生产设备甚至一砖一瓦等等,如何处理也是一大难题”。 与不良资产一起透着岁月沧桑的,是那即将被分流的五万员工,他们或许即将走上新的陌生岗位,或许彻底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公司。 有业内人士强调,“煤炭行情好时扩张太猛以至于行情陡然转向时,企业陷入千亿负债和亏损中不得自拔”看似是一个行业变革和企业经营的问题,实际上“最根本原因或是企业领导监督管理漏洞以及粗放盲目的发展方式”。 彻底推向市场 山西省政府试图让晋能集团加强企业改革,对植入运煤铁路、公路、港口、船队等资产进行重组再造,构建一体化的大型煤炭物流集团,妥善安置分流员工。 而多年来拥有行政授权收费身份的煤运公司,以“统一价格、统一销售、联合竞争”为经营模式,构建了煤炭公路配送体系。但是如今失去行政授权身份从高高在上的强势企业变身为市场竞争中的普通一员,尤其是限煤减产的大趋势下,仅通过重构煤炭物流集团的形式难以分流5万人的规模。 有消息人士称,“5万人将主要分流公司下属的煤矿,不愿意到矿上的只能下岗”。 然而,虽然陆续有煤矿投产,但是新建煤矿技术先进,用人少,可能仅能分流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在此前煤炭行情持续低迷之下,煤矿人员还需要向外分流。包括房地产、新能源、物流、文化旅游、农业等三产板块均徘徊在亏损边缘,盈利的少之又少。所以分流人员极可能一小部分被分到这些板块。 王丽叹道,其实上边鼓励我们自主创业,但是从事多年的检查票据、放杆收费的工作,这工作简单而没有科技含量,我们创业能干什么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国企破产导致大量下岗工人,夫妻双双被下岗的家庭太多了,王丽颇为庆幸的是,而如今要好于彼时,因为分流安置最起码有一份工作做。 “公司这样存在了三十多年了,关系复杂利益纠葛繁多,一时间要分流这么多人,难度真的很大,”煤运公司一位高管如是对经济观察报说。 而王丽原来总有种比在其他公司工作的职工较强的优越感,不把自己当单纯的企业职工而是“半个公务员”身份,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上行政体制痕迹随处可见。 王丽说,比如公司大到一个项目审批小到一个部门日常文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人难找,文件难批”的尴尬,一个文件批复往往要数天甚至数月才下来,让人跑的腿都细了。 不仅如此,在山西当地人眼里煤运公司曾是不少领导“七大姑八大姨”云集的地方,一般没有关系的人很难进去,而即使进去了也被分配到不好的岗位上,这造成人浮于事,管理混乱。 而且随着煤炭暴利十年,煤检站上的隐形灰色交易即“收黑钱,放黑车”,一直让煤运系统遭受诟病。近日,有媒体披露,山西大同部分煤检站收钱放行煤车1小时收5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改革是将煤运公司真正推向市场,它的死活与政府无关,但对煤炭业来说有着划时代意义”。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12月临汾炼焦煤市场价格暂无变动 | 下一篇:《山西省煤炭焦炭公路销售体制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