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企今年的利润较去年出现大幅下降,受煤炭价格下跌影响,部分集团下属矿井出现亏损;为了应对当前煤炭形势,不少煤企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来压缩成本,以求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据长治某大型地方煤企负责人表示,集团为了应对当前煤炭市场的低迷形势,公司采取降本增效的方式来压缩成本,生产成本科目中,材料费由之前的80-90元/吨下降为40-50元/吨,人工工资由之前的170-180元/吨下降到现在的120元/吨,人数比高峰期时已下降30%。
长治某国有煤企对中国煤炭资源网人员表示,盈亏方面,6月份本部的矿井基本持平,整合矿井因煤质差,财务成本高,处于亏损状态,整体来看,利润较去年降幅较大。
由于今年煤炭价格比去年同期降70元,该集团的成本也进行了压缩。薪酬方面,包括管理人员,吨煤成本连降三年,从13年开始,每年下降30元,去年井下工人工资一年降了5000元,机关工资同比下降30-40%。
山西动力煤方面更不容乐观。朔州市煤炭工业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煤炭产销量双双下降、亏损态势加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缺,被迫停产限产,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1-5月份朔州全市52座煤矿有14座煤矿停产,26座煤矿产量下降,56家洗煤企业有16家停产,25家产量下降。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为53家,亏损额为25.7亿元。
中煤能源6月26日发布公告称,201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将亏损8-12亿元。这是其自2012年以来半年报首次出现亏损情况。去年同期,该公司净利润为6.86亿元。公告分析认为,2015年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及煤炭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度下降。
此外,中国煤炭资源网收集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五大集团纷纷采取优化管理体系、“减人增效”等方式来压缩成本,应对煤炭“寒流”。数据统计,1-5月份五大集团原煤生产成本平均下降53%,其中焦煤集团压缩成本近七成。
然而,面对当前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价格不断下行,似乎压缩成本也“于事无补”。数据显示,1-5月份,五大集团利润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66%,其中晋煤集团跌幅高达76%。
今年6月上旬,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深入太原、晋中、吕梁的煤炭等相关企业,了解重点行业生产经营情况时指出,山西省煤炭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长期困扰企业的冗员安置、办社会、改革滞后等问题更加凸显。改革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必须通过市场倒逼改革,寻找新的出路。他重点就煤炭集约绿色开采、煤化工技术发展路径、新型煤化工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等与企业负责人、专家深度交流。
目前煤炭经济遭遇寒冬,让以煤炭、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山西经济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山西的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概括起来就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5月11日,山西省政府与神华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西省政府希望神华集团以这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在晋业务,提升与山西的合作层次,积极参与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共同促进煤炭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合力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此外,来自新华网消息称,去年重返“产煤第一省”的山西,正在努力告别单一“煤炭大省”的称号。近年来,山西坚持创新驱动、低碳发展,变“输黑色煤”为“输绿色电”,全力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6月29日,跨越1000余公里、途经6省的“晋北-南京”特高压工程在朔州开工。这是首条以山西为起点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将为山西增加800万千瓦的外送能力,为江苏减少2000余万吨的煤炭消费。从黑色煤炭到绿色煤电,一破一立间,困扰山西多年的发展瓶颈正在“解冻”。
此外,山西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一过去被看做“煤矿杀手”的资源,已成为推动山西发展的新引擎。今年2月,山西6家省属煤企达成协议,决定“抱团”开发煤层气。到5月底,山西煤层气行业增加值增速超20%,成为煤市“寒冬”中难得的经济亮点。加之天然气、焦炉煤气和煤制天然气等的发展,山西经济迎来了低碳发展时期。
总体来看,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应将各种战略综合运用,利用外部机会,规避外部威胁,充分利用内部优势转移劣势。一直以来煤炭产业都是带动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促进山西发展主要的产业,当前必须清楚煤炭产业的现状,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进而促进山西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