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1月9日上午,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
刘键一行到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走访交流刘国强参加煤炭人讯:1月..
煤炭人讯:2024年12月31日,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
山西
打造幸福河谷 山西煤炭村抱团突围
2016-03-30 22:46:28   来源: 山西晚报(太原)

摘要

“以前煤炭行情好的时候,村民的光景,连城里人都羡慕得很。现在煤矿不行了,就业、生计等问题一下子就摆在了我们面前。”8月25日,在宽大敞亮的办公室里,刘沁峰坦言相告。刘是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山西幸福河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幸福河谷公司”)董事长。按照刘沁峰的构想,去年11月成立的幸福河谷公司,将作为沁水县地处沁河流域的嘉峰、半峪、湘峪、窦庄等16个村的联合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统一形象、统一品牌、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抱团搞旅游。

 

    远山近树,一派葱茏;河水逶迤,流光溢彩;村舍整饬,古堡巍巍……8月下旬的沁河河谷,俨然一幅北方山川的风光画廊。然而,车窗外一再闪过的那些“XX煤矿”标牌,公路两畔残留的煤屑残迹……无不显露出在煤炭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当地煤炭经济繁华不再的窘迫景况。

    “以前煤炭行情好的时候,村民的光景,连城里人都羡慕得很。现在煤矿不行了,就业、生计等问题一下子就摆在了我们面前。”8月25日,在宽大敞亮的办公室里,刘沁峰坦言相告。刘是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山西幸福河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幸福河谷公司”)董事长。按照刘沁峰的构想,去年11月成立的幸福河谷公司,将作为沁水县地处沁河流域的嘉峰、半峪、湘峪、窦庄等16个村的联合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统一形象、统一品牌、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抱团搞旅游。

    1 煤乡之困百姓生活面临“返贫”危机

   沁水县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县原煤产量773.5万吨,同比增长仅为0.6%;洗煤212万吨,同比则下降16.4%;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完成26.3亿元,下降7.2%。

    和呆板的数据相比,当地普通村民对于煤炭寒冬的感受更为直接。

    村里有煤矿时,村民或依托煤矿搞运输,或开个小旅馆,一年赚十万八万很轻松。嘉峰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寺河矿招清洁工,村里人都抢着干,以前哪能看上这样的活儿!”“2008年,嘉峰村唯一的村办煤矿被定为关闭矿井,周边的国有大矿和煤层气企业,村民又进不去,村民们的就业就成了问题。”刘沁峰表示。

    尤其是近年来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矿给村里的补偿款发放也显得捉襟见肘,村民分红福利相对缩水,让他们倍感失落。“我目前在德福超市打工,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村里一年能发两千来块钱的福利,但去年的福利,到了今年8月才发了。”8月27日,56岁的张小言告诉记者,他是2004年迁入长畛村的,没有分到土地,全家生计,全凭自己打工维持。“我们村去年800万元补偿款,晋煤集团沁秀煤业勉强到位,今年都这时候了,还不知道是啥情况哩!”8月26日晚,长畛村支书关新胜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忧心忡忡。因为村民每年几千元的福利,全指望这点钱。

    据了解,长畛村的情况,在当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湘峪村原支部书记孙广新透露,湘峪煤矿2009年整合给晋煤集团沁秀公司,每年可分得1000万元红利,其中400万元是村里百姓入股分红,但2014年沁秀公司只给了70%的红利。尉迟村的煤矿2008年整合给沁和能源,原先约定每年给村里300万元,但去年只兑现了200万元。原先村里有煤矿时,每人每年能分5000元,煤矿整合后,每人每年只能分1500元……“让煤把老百姓害了,现在煤矿不行了,村民啥都不会干!”当地一位政府人士不无感慨地表示,煤矿资源整合后,加上煤炭行业遭遇寒冬,目前各村产业发展都陷入“真空地带”,百姓生活面临“返贫”危机。

    2 突围之路 发展旅游业成为共识

    “大家都感觉到煤矿不行了,想做事,但没思路。”2011年年底,刘沁峰全票当选为嘉峰村村委会主任后,就开始筹划一场“诸葛亮会”,就是把村民代表、在外工作人员、周边村干部、镇里和县里领导等召集在一起,探讨嘉峰如何发展的问题。

    2012年2月11日,嘉峰村“诸葛亮会”召开,告别地下的煤炭资源,发掘地上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成为共识。谈及这一共识的民意基础,一位当地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村民生活相对富足,不愿外出闯荡谋生,而旅游业发展起来,人们在家里就可以挣钱了。

    不过,在幸福河谷公司副总经理扈文俊看来,选择旅游业作为当地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16个村子联合开发旅游业,其中作为嘉峰村带头人刘沁峰的商业头脑、开阔视野和胸襟抱负至为关键。

    “看过了外省的一些古镇后,就想咱沁水的古堡、古镇并不比人家差,为啥就不能发展起来呢?”不管是自己外出旅游,还是县里组织考察,走的地方多了,刘沁峰不免生发出如是感触。

    对于刘沁峰而言,如果说发展旅游业此前仅仅是内心灵光一闪的念想的话,那么,到了2011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后,面对煤炭萧条的现实,在为全村人寻出路谋发展的责任驱动下,把目光转向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走发展旅游业的突围之路,当仁不让地成为优先选项。

    要知道,嘉峰村所处的沁河流域不仅煤炭资源丰富,而且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诚如一位当地文人的表述:“发源于太岳山的沁河,是山西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四县出山西省境后注入黄河。沁河在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长不过三十余华里,四百里沁河却将它所有的钟灵毓秀与文运才思都毫不吝惜地集中赐予了这里,这片方圆五十里的神奇土地上走出了一个个名震一时的才子,留下了一座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和一段段值得探究的传奇历史。”

    而包括嘉峰在内的16个村子,正处于沁河流经的沁水县端氏镇至阳城县润城镇之间,发展旅游业,可谓得天独厚。

    3 发展之计 打造河谷文化旅游

    “咱沁河流域搞旅游,肯定是条好路子,但是一个村子搞不起来。”长畛村支书关新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尽管都地处沁河之畔,但各个村子的资源、空间和交通各不相同,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把大家的心拢到一块是个大难题。

    于是,在嘉峰村“诸葛亮会”后,刘沁峰就组织周边十几个村的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出去开眼界、换脑筋,四川罗江度假区、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北京门头沟度假区、浙江乌镇、江苏荡口古镇等国内有名气的旅游开发成功的古镇,就成了现实案例,“白天参观考察,夜里开会讨论”,比优势、曝短板,一圈跑下来,大家的思路开阔了、认识统一了——要转型,就得搞旅游;要想发展,就得抱团突围!

    “具体怎么搞?必须先搞统一规划,要有战略高度。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功能打架,才能少交学费!”刘沁峰透露,规划先行的做法,主要是受晋城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冯德强的影响。

    冯德强也是嘉峰人,由于所从事的职业因素,加上对家乡历史景观、文化比较了解,多年来一直热心于沁河流域的保护开发。因此,当刘沁峰担任村委会主任后跑到晋城找到他时,他的建议是:“不能大拆大建,要把古村落的文脉、构架、骨骼等文化遗迹保留下来。而且不能光考虑嘉峰一个村,应该把沁河流域看做一整块,多个村子联合起来,统一规划,打造品牌。”

    在此思路下,一个由乡村发起的“顶层设计”——《沁河古堡旅游区(郑嘉片区)总体战略策划》(下简称“规划”)出炉了。“当时我们挑选规划设计机构时,有一个要求,不仅要参与规划设计,而且还得愿意参与投资,来沁水发展旅游。而不是简单克隆一个其他地方的规划,挣钱了事。”半峪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同时担任幸福河谷公司副总经理的胡海军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向北京、上海、深圳10多家国内一流规划设计机构发出邀约,经过反复比较,最后选择了上海的一家规划设计机构。

    根据《规划》,沁河流域未来“一心一带四组团”的旅游格局呼之欲出:以“嘉峰村、长畛村、潘庄村”为中心的新镇旅游服务中心;以沁河景观为依托的乡村风情带;以“窦庄村、郭南村、郭北村”为中心的北部体验型古堡组团;以“五里庙村、磨掌村”为中心的西部生态农业组团;以“湘峪村、半峪村“为中心的东部观光型古堡组团;以“尉迟”为中心的南部历史人文组团。

    “我们半峪村就是为被誉为明代第一古堡的‘湘峪的三都古城’做配套服务。”8月26日下午,谈起未来的发展空间,胡海军不无兴奋,湘峪村的三都古城可以说是沁河古堡旅游区的龙头品牌之一,但受制于地理条件,拓展空间很小,游客的餐饮、停车、住宿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设施根本容纳不下,而半峪村位于去往湘峪村的必经之路上,相距不过5分钟的车程,正好可以承担这一功能。而嘉峰、长畛等村虽没有王牌旅游资源,但交通便利、经济强、人口多,适合做游客集散中心;五里庙、磨掌等村有大量山地、林地资源,适合搞观光农业……

    4 变革之难由于资金紧张导致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滞后

    8月25日傍晚,步入半峪村当地人称的“马家大院”,只见栏杆腐朽、屋檐残缺、墙体裂缝,形同风烛残年的沧桑老人,只能从院门上“居仁由义”匾额上,体味当年这座典型的晋东南地区“四大八小”布局的四合院主人的气派和儒雅。

    “我们也想抓紧修缮保护,但是没有钱,原房主的安置、房屋的修缮等费用跟不上啊!”看到记者一脸叹惋,半峪村村支书胡海军一个劲地解释。

    “旅游开发绝不是一个村、一个镇能投资得起的。”提到发展旅游最大的难题,记者接触到的各村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资金缺乏。而记者在走访的半峪村、窦庄村、郭北村、郭嘉峰村中所见所闻,尽管不少地方的修缮改造已启动,也不难感受到由于资金紧张而导致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滞后的窘境。

    “目前嘉峰、尉迟、长畛、半峪四个村的详细规划人家已经出来了,但因为我们资金紧张,却拿不回来。”幸福河谷公司副总经理扈文俊透露,单凭各村自己积累,财力太小。

    据了解,按照统一规划、打造品牌,市场化运作思路架构的幸福河谷公司,在2013年8月成立之时,注册资金为500万元,是嘉峰村挑大头出资200万元,半峪村出资150万元,以及湘峪村、长畛村、五里庙村、磨庄村等六个村子凑起来的。“不是不想出资,而是心有余力不足。”8月26日,磨庄村原村委会主任商向阳向记者大倒苦水,磨庄村是个纯农业村,村民观念和集体经济实力没法和嘉峰村比,当初入股幸福河谷公司时,不少村民并不理解,为了说服村民,他自己垫了30万元,村里出20万元,才搞定。

    在资金投入方面,8月25日下午,沁水县旅游文物局局长牛锁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里的政策是一事一议,比如嘉峰村的汤帝庙,属于元代建筑,县里投入110万元用于保护开发。”他认为,沁河流域发展旅游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能“撒胡椒面”,应该抓中心突破,重点投入湘峪三都古城、郭壁、窦庄三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以及尉迟村的赵树理文化品牌,用成功景点的示范效应带动社会、政府等方方面面的投入。“发展旅游,我们当然是大力支持,比如各村要编制旅游保护开发规划的话,镇里会补贴其50%的费用。”8月26日下午,嘉峰镇党委书记牛沁斌如是说。

    发展不等人,资金是硬道理。在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扶持的同时,幸福河谷公司方面透露,他们正寻求市场化的解决之道,目前已有北大青鸟下属投资机构等国内知名投资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

    5 共富之梦 功成不必在我

    “16个村联合发展旅游,对于这些村干部而言,所想的不是个人回报的问题。”8月25日晚,龙城大酒店总经理孙战平直言,他们在当地都是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就是想为家乡做点实事,想为家乡人民谋个未来的出路。

    “思路开阔,人品实在。”“有实力,有号召力……”刘沁峰在当地的口碑相当不错,而他在2011年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2014年换届后“一肩挑”支书、主任两职,则更充分说明了当地的民心所向。

    不只是刘沁峰一人,据了解,积极转型发展旅游这些村的不少村干部,此前都称得上事业有成,比如五里庙村的村主任王晓战做的是煤炭运销生意,潘庄村主任李世奎有自己的铸造企业,半峪村的支书兼村主任胡海军则有自己的洗煤厂,磨掌村的前村主任商向阳做煤层气的配套工程……

    “咱小富了,就想回村里搞现代农业,发展观光旅游,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因为一回村里,看着乡亲们过得很辛苦,自己心里不舒服!咱开着豪车回到村里,总不想让村里人见了理都不想理你!”商向阳的心态,可以说颇具代表性。

    尽管目前同在沁河流域的阳城皇城相府旅游很红火,但刘沁峰更倾心的却是乌镇模式。他认为皇城相府依然是传统的“门票经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杭州西湖不收门票,一年四季游人如织;乌镇降低门票后,反而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因此,沁河古堡旅游区走不收门票的开放式旅游,效果更好,能拉动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难题,带动整个片区发展。

    “不管我在村支书和主任的位子上能干多久,我在任一天,就搭好架子,打好底子,为我们当地老百姓从依赖地下煤炭资源转为发掘地上文化资源共同致富尽一份力!”刘沁峰的言辞中,流露出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凛然之气。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山西公检法联手打击煤炭等行业违.. 下一篇跳出“煤堆”重铸幸福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