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经信委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安徽煤炭、钢铁等重点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今年前3个季度,煤炭产量下降8.6%,钢材产量下降4.3%。
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是产煤大省,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首批规划建设的国家级亿吨大型煤炭基地,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保障基地。
然而,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煤炭产能集中释放、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安徽省煤炭业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2015年受淮矿增产影响,安徽省煤矿产量平稳增长。规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3404.2万吨,比上年增长5.4%,增幅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二。但需求萎缩,价格下跌,煤炭行业全年出现了近百亿元的亏损。
应国家去产能政策要求,安徽省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16-2020年,省属和地方煤炭企业关闭煤矿21对,退出产能3183万吨/年,分流安置职工7万余人。到2020年,全省煤矿数量减至37对,生产能力控制在1.1亿吨/年左右;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高,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新华社消息,安徽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张曙光在发布会上介绍,前3个季度,安徽省工业筑底回升、企稳向好迹象明显,经济质量结构稳中有优,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推进的去产能系列政策措施成效初显。前3个季度,安徽省煤炭产量下降8.6%,生铁产量下降4.2%、钢材产量下降4.3%,去产能效果显著。
同时,前3个季度安徽省高耗能行业占比也有所下降。安徽省6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1864.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9%,比去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6大高耗能行业中,水泥、钢铁下降较为明显。同时,工业用电结构向好趋势明显,钢铁、有色、石油、化工、水泥等五大高耗能行业用电累计增长1.5%,占制造业用电量61%,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23.7%,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6.3%,相应的用电增长7.6%,反映出安徽省工业结构中对高耗能行业依赖度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