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集团+中国联通+中兴通讯,河南焦煤公司+中国联通,山西阳煤集团+中国移动+华为公司……连日来,一批“跨界”合作在多地区、多煤企集中上演,引发关注。与煤炭看似毫无关联的通信公司,为何与煤炭企业联手合作?答案就在于“5G技术”。 5G赋能,推动“老”煤企“新”升级 “相比传统开采模式,智能开采可达到现场施工无人化、远程操控化,大大减少粉尘、噪声等污染危害,同时节约一半左右的人工。”河南能源焦煤公司千业矿山项目负责人贺军令告诉记者,有了5G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无人开采设备现场作业的精准度、稳定性,推动矿区实现破、铲、装、运的全程、远程智能化操作。也正因此,该项目成为河南首个“5G+无人矿山”项目。 11月6日,河南焦煤公司与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签订5G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14个5G基站,可带动60台无人车的无人驾驶,以及13台挖机、10台钻机的5G远程控制等应用,一期工程预计本月底投用。“届时,可真正达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提效’的效果。除了改善生产环境,以1300万吨/年的矿山开采量计算,每年还将节省人工成本1200多万元。”贺军令称。 率先试水的还有山东兖矿集团。日前,山东在矿业领域的首个5G站点落户于此,兖矿集团联手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将拓展“5G+智能采煤”、“5G+智能辅助运输”、“5G+无人机巡检”等多项应用。 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表示,目前虽已正式颁发5G商用牌照,但矿用5G设备的研发、应用等,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出于峰值速率、移动性、网络能量效率方面的巨大优势,5G技术可有效提升智能开采、智能掘进等场景控制水平和监测数据传输可靠性、可维护性。为抢占5G工业应用领域先发优势,推动智能矿山建设,兖矿已制定了三年建设规划,力争到2021年全面建成智能矿山。” 记者进一步发现,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联想、华为在内多家信息技术、通信公司,如今也已打破界限,争相进入传统煤炭行业。“相比3G、4G,5G的商业化进程更短、产业周期更长。如果说在3G时代,达到5亿用户需要10年,在4G时代用了5年时间,5G时代可能只需要不足3年。在新的智能连接革命下,5G将渗透各行各业,传统能源领域也不例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能源产业发展首席专家马俊礼表示。 在马俊礼看来,传统煤企的特点是“身体强壮”,但其“智慧大脑”相对薄弱。而通信行业的强项在于技术,对能源的理解和积累却不足。“双方协作融合,才能取得一个双赢局面。” 尚处探索阶段,转变思维是第一要务 在火热发展之下,5G究竟能给煤炭行业带来什么? 据延长石油集团副总经理范京道介绍,5G技术的大带宽、大规模连接,首先可支撑更多传感器,让数据传输质量更高、更稳定。其次,低时延、高可靠的属性,可实时获取设备姿态数据,既能让远程控制精准可靠,也能实现设备智能联动。此外,5G基站体积小、间距小,更适合用于井下环境。例如,井下工作面粉尘大,对视频、红外线等信号的干扰较强,对5G影响则相对较小。 “如果说,1G时代能通话,对应煤矿的人力开采阶段;2G-3G时代,煤矿进入普采、综采半自动化;到了4G时代,煤矿也迎来综采自动化。2020年之后,借助5G技术,煤矿将真正实现智能化无人开采。”范京道表示,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与信息技术发展正相匹配。 兖矿集团相关负责人举例,煤炭井下采掘工作面与地面集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于有线网络方案,而井下布放线缆存在走线困难、易遭破坏等痛点。采用无线通信替换传统有线的方案,实际已酝酿许久。 “相比4G,5G的峰值速率提高20倍,系统时延快了10倍,连接密度扩大10倍,给上述构想带来可行性。这样一来,远程视频传输时,我们再也不用看马赛克了,无人驾驶、远程控制也不会再因‘慢半拍’而造成事故。”该负责人表示,以5G网络为核心,替换原有通信系统、提高网络传输能力,有望解决矿井生产现场,海量数据及视频传输业务的瓶颈问题。 从多家煤企获悉,由于起步不久,煤炭行业的5G探索尚处初期,更多停留在规划、构想阶段。“对于煤炭这样的传统行业而言,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难题,自身技术积累、互联网思维等均需要加强。在思维上有了转变,未来的路才更宽敞。”马俊礼称。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位民也表示,传统产业并不等于夕阳产业,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煤炭行业、传统的惯性思维,要转变发展观念、变革发展方式是一个艰难过程。5G技术正是一个重大机遇,应用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融合发展。” 此外,西煤机公司智能化研究所所长赵亦辉认为,煤企做好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实现5G技术的应用。“以采煤机为例,系统、硬件若不升级,即使拿来新技术也不匹配用。先有成熟产品,再以5G赋能。”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关于2019年度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 | 下一篇:三元煤业引进等离子熔覆修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