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郑景奇同志任信息研究院党委..
今日煤炭
煤企走下历史舞台,是壮士断腕,还是断壮士腕?!
2016-04-22 13:28:28   来源: 中财研究

工业革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更是功不可没。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到德国、美国工业的崛起,再到中国复兴,历经100多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自身也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煤企开始停产,黑色企业开始出现倒闭,中国的煤炭行业已经走到了改革的路口。

行业

    目前煤炭行业属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大型煤企思量转型和研发,一般方向是向煤化工或者清洁能源。而中、小型的企业更多的是采取死撑硬抗的方式,希望能熬过这一波。焦化企业方面,所处环境更为恶劣,独立焦化企业更是受到三个方面的打压,特别是在需求不济,供给又严重过剩的时候。上游煤企掌握稀缺原料资源,对焦煤仍有一定议价能力;下游钢厂持续压低原料库存按需采购;同时由于钢厂自身焦化厂的存在,钢厂更是可以直接跳过焦化厂直接与煤企交易。不少黑色企业都陷入到力保现金流的大军当中。终端地产、汽车等行业也依旧不见起色。

政策

    目前煤炭,乃至整个黑色产业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直接贡献已然不大;相反由于过度的投资和严重的产能过剩加重了银行的坏账增加的可能性,再加上黑色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的发生,债务的违约风险性也在逐步的升高,虽然不至于引起金融系统性风险,但是至少也是一个不利因素。所以,现在的煤炭行业已经丧失了像从前一样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做出大力贡献的能力。例:山西今年GDP全国倒数第二。所以指望国家出台定向的政策来挽救煤炭企业,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应的国家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供给端改革。不过供给端改革,给有的煤企提供了方向,但对有的煤企来说也宣判了死亡。

货币

SDR与煤炭

    由于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而且拥有众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因此,我国一直是采取通过国家调控控制宏观经济指标,同时是限制资本流动,但是放弃汇率的市场化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世界第一进口大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宗商品消费国,经济的体量也已经达到世界第一(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衡量),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希望能同步的进行,以进一步的实现“中华崛起”。人民币进入SDR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民币要想进入SDR,想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就得面临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汇率的开放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放。这也就意味着,国家通过政策调整来控制国家宏观经济的能力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深入,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和指定会越发受限。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国家采取财政政策的可能性会逐步加大。否则,之后我国很可能会面临人民币内贬外升的脱离现象,这个对整个国家整个金融体系都是极大的隐患。

    目前美元一直保持强势,再加上美国加息预期的加强,一方面,加速了一些企业提速偿还美元的速度,另一方面结合国内目前投资渠道的缺乏,资本外流的动力会进一步加大,因此,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还在不断加强。目前国家会考虑更多汇率和利率间平衡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煤炭这么一个夕阳行业,指望通过国家政策上,特别是货币政策上,给予利好可能性太过渺小。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目前看似是最有可能帮助消化钢铁过剩产能的项目。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不是为了帮助中国钢铁出口而提出的。另外,一带一路战略因为涉及的国家较多而且利率关系复杂,因此一定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说,该战略对我国钢铁的现状也不会有改变,既是有也是在大长期上属于利好。

    就业

    目前煤炭企业确实是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人员就业的问题。所以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员失业。我国是一个工业国家,同时拥有众多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因此,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同时也是维持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个人认为,这也是国家多次出台货币宽松政策,希望失业率能软着陆的一个重要原因。

    环境

    煤炭企业虽然是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问题,但是矿工并不是利益的主要获得者,并且他们还是通过付出健康的代价。此外,中国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许多的地方百姓常规的生活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个人认为,之前国家多次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看做是国家考虑就业因素给煤炭企业一个不要硬着陆的救济。而不应该将其视为,是帮助维持原有体质和模式的煤企度过艰难期的支持。因此,大幅的去产能转型清洁能源、以及技术的创新是煤炭行业的仅有出路。一个对国家经济发展没有贡献,但是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威胁,同时对百姓的生存质量有危害的行业,如果不改革谈何未来?!总之,对于所有无法转型或者不愿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改变现状的煤炭企,退出历史的舞台将成为必然。庆幸得是这与供给端改革也算“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上看,也算是国家政策面上给黑色行业的利好吧。到此,煤炭也从它的角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到“构建和谐社会”再到“供给端改革”的路程……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言论】落后产能退出,还要多久? 下一篇经济困局下的山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