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郑景奇同志任信息研究院党委..
今日煤炭
国内高校首个储能技术学院揭牌
2021-12-20 10:01:26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煤炭人讯: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山东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储能技术学院”,12月18日,举办储能技术高端论坛暨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揭牌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煤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长李增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家臣、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信息师金和平、山东省能源局党组成员于秀忠、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秦新、校党委书记罗公利、校长姚庆国出席活动。副校长李玉霞主持。全国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山东省储能技术创新联盟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分为揭牌仪式和论坛两个阶段,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

  罗公利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在致辞中对储能技术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罗公利指出,山东科技大学因能源而生,因能源而兴。立足新时代,学校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国家“3060”双碳目标,立足储能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抢抓能源类高校发展新机遇,加快建设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带动相关学科转型升级,建立完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储能技术、储能材料、碳储技术、储能系统智能运行技术等开展储能学科建设,努力打造自身优势,逐步把储能技术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储能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李增全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三峡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省能源局三方抢抓战略机遇,共建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必将助推储能技术专业学科的发展,对培养该领域高精尖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学院贯彻把握好相关政策方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坚持服务需求,以产教融合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和平在致辞中表示,能源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三峡集团将始终与山东省能源局、山东科技大学戮力同心,共同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联合战队,驱动商业模式再造,把校、企、地合作做大、做深、做强,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地方、行业多方共赢。

  于秀忠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的成立,将补齐我省储能链条上的短板,为促进我省储能及相关产业高效高质发展奠定基础,希望科大储能学院广大师生,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为我省储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省能源局将继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全省能源改革创新再上新水平,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秦新对储能技术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山东科技大学把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重要办学理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制定服务青岛行动计划,立足学科特色,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绩斐然,青岛市教育局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山东科技大学的建设发展,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王家臣在致辞中表示,能源与空气、水、阳光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也是我们面对的严峻课题。山东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布局能源技术学院,具有战略眼光,希望山东科技大学继续对矿业大学(北京)给予支持,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在煤炭行业以及能源行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罗公利、金和平、于秀忠共同为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揭牌,并与王国法、李增全共同开启学院启动球。工作人员宣读了山东科技大学《关于成立储能技术学院和储能技术学院直属党支部的通知》和“山东省储能技术创新联盟”名单。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储能技术高端论坛。

  校长姚庆国致辞,他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姚庆国表示,举办此次储能技术高端论坛,旨在加强学术交流,跟踪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共谋储能技术发展。希望各位专家、同仁对山东科技大学的建设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推进储能学科专业发展和行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国法院士就如何建设储能学院,如何突破储能技术瓶颈、支撑全球能源革命、提升储能产业链能级进行了讲解;刘忠范院士以石墨烯材料为例,就突破关键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进行了讲解;陈军院士重点介绍了对电化学储能涉及的基础反应深入认识和研究。

  论坛还围绕“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功能碳材料的驱动力以及科学基础、电化学能源相关技术在下一代清洁能源设备中的作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研究、生物发光过程的计算问题、大容量高效率储能设施发展路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和储能发展运行问题、可充放电铝离子电池技术的应用研发与产业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李克强: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 加强.. 下一篇中煤集团王树东一行到访中国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