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产业存在五大问题 (一)思想观念僵化守旧 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思想先行。而长期以来山西省相对封闭,开放明显滞后,思想观念的僵化守旧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产业集中度不高 对比神华,山西有三大差距:(1)市场话语权弱;(2)人均效率低;(3)产业链条短。 山西作为全国产煤大省,2015年煤炭产量9.75亿吨。神华集团去年煤炭产量4.74亿吨,却对全国煤炭市场定价有着较大影响。为什么山西的产量大、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而市场话语权弱?产煤第一大省的地位与煤炭市场话语权严重不匹配,主要原因是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究其根源,在于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还没有彻底到位。 人均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也是产业集中度低,矿井多,单井规模小,用人多。神华单井平均规模是690万吨/年,而山西不足185万吨/年。省属五大煤炭集团所属332座煤矿产量之和仅与神华集团74座煤矿持平。 当然,神华集团产业链条完整,纵向有煤、电、油,横向有路、港、航,能够“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三)体制机制不活 山西国企改革虽然一直在路上,但煤炭管理体制、国企经营机制仍然有许多亟待改变的劣势。最突出的是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审批事项繁杂、部门多头管理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四)产业结构不优 除了“一煤独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不长、替代产业不优。煤炭的深加工和绿色转化产业链条主循环尚未形成,煤电材、煤电铝、煤焦油等循环延伸产业质量不高,主要循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循环不经济”,有的企业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责任,有的企业无循环经济发展意识,仅为单纯的产业扩张。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严峻的现实都告诉我们,煤炭产业走出困局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山西虽然不断加大了煤炭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积极推进采煤技术进步,全部矿井实现了机械化开采,煤矿建设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等,但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如: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快不高、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 山西煤炭产业发展需打出五个拳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山西今后在煤炭产业发展上必须找准突破口,打出组合拳。 第一拳:加快推动煤炭行业改革——资源再整合、产业再重组 针对煤炭产业集中度不够的问题,深入研究资源条件,科学谋划产能布局,对煤炭资源再整合、对煤炭企业再重组。 1.进一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发展煤炭大集团,推进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 依托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基地和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三大品牌”,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经济手段,实施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重组优化的原则是按照不同煤种、不同区域,整合重组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性质的特大型、“巨无霸”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减少煤矿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矿井单井规模,提高人均产煤效率,从而切实提升山西煤炭产业在全国煤炭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2.推进三大煤炭基地建设,提高煤炭生产控制力。 根据国家规划的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矿区的总体规划,按照区域煤质和煤层赋存特点,以大型煤炭企业为开发主体,有序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大力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多向关联、综合开发、循环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煤炭企业,确保企业持久健康发展,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3.紧跟世界生产服务业发展趋势,组建或引进专业化公司。 煤炭人的特长就是挖煤,干别的缺乏人才、管理、技术优势,虽然从社会上招聘了一些技术人才,但要形成一支系统性强、相互协调支撑、有成熟技术管理优势的管理团队,非一日之功。而当今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煤炭、煤化工等项目,不妨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或引进专业化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 第二拳:加快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在厘清国企体制机制等制约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分类施策,采取“七个一”的措施,强力推进国企改革: 1.解开“一个结”,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国家经济控制力简单混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混同于对国有企业持股比例这个“结”。 2.搞好“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合理划分公益类和商业类(包括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并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类施策,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方式。 3.定好“一个位”,就是明确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的角色定位,各司其职,各擅其能。 4.划定“一个框”,就是划出政府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权力边界的“框”。要大力推进“六权治本”,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国有企业理顺内部治理机制,划好母子公司权责利边界,划好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权责边界。 5.拆掉“一堵墙”,就是拆除束缚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围墙”。通过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等方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改变政府部门主要履行事前审批职责为主要履行“事中监督、事后追责”职责,构建“法不禁止即可为”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自主选择业务、快速捕捉市场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6.敞开“一扇门”,就是打开国有企业吸收利用非国有资本的“大门”,树立“与巨人同行”的理念,借力、借资、借技、借智,拿出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发展优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7.用活“一个工具”,就是用活资本市场这个国企改革的“助推器”。充分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证券化运作渠道,创新煤炭金融产品,鼓励煤炭企业债务重组,支持企业跨区域、跨领域并购重组和国有产权跨区域、跨领域流转,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要强化经营的理念,经营煤炭资源,经营煤炭资产,经营煤炭市场,经营煤炭流通,向下游产业延伸。 第三拳:加快做强做优煤炭物流——充分释放山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谁控制了物流,谁就控制了价格,煤炭也不例外。山西煤炭流通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晋陕蒙三角地丰富的煤炭储量和居于华中要塞的地理交通位置,经营煤炭流通得天独厚,应积极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形成集仓储、加工、配送、网上交易、融资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和集铁路、公路港口、航运于一体的大物流服务体系。山西应积极探索建立包括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联贯的战略储备体系,发挥季节调峰、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的作用。 第四拳: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抓住最后的机遇 成功的产业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转型升级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1.大力发展先进产能。去产能既是主动减量的过程,又是盘活存量的过程,还要把先进的产能发展上去,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同时,促进行业优化升级。 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煤炭主业发展上应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之路。在产业转调上应加快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五拳:加快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靠创新实现价值增值 一方面,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以“互联网+煤炭”现代物联信息技术为手段,逐步探索建立集现货交易、场外交易及期货交易为一体的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体系。 另一方面,鼓励煤炭企业积极采用产融结合等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由卖产品到卖配方、卖方案、卖技术、卖服务。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利用企业财务公司联合搭建融资平台,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国际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等。 (作者系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深度分析:煤电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 下一篇:煤炭人,啃硬骨头的时候到了,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