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历史最好时期的GDP、利润和就业指标几乎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2017年,煤炭产业GDP约占全省的16.3%,利润约占全省工业企业的70%;从业人员115万人,占全省采掘业的86.5%,占全省第二产业的21%。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共生产原煤187亿吨,其中出省量超过125亿吨,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资源开采集约化 山西1200米以浅的煤炭储量为2767.85亿吨,呈现出三个“1/3”的特点,即:因高硫高灰、地质条件特殊等自然原因,暂时不宜开采的约占1/3;因城市乡村、公路铁路和各类保护区压覆等社会原因,暂时不能开采的约占1/3;可利用储量只剩1/3,约900亿吨。如果按年产量10亿吨、回采率50%计,有效储量45年后即归零。当然这是理论推算,其间任何一个指标变化,都会改变开采时间。现在必须纠正山西遍地都是“煤山”“煤海”“煤城”“煤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盲目乐观思想,牢固树立“集约开采”“省着开采”的理念,实现控产能、调结构、紧平衡。 重组整合集团化 山西煤炭重组整合,一是集中度提高,山西煤炭的市场话语权得到增强;二是专业化重组,提升了煤炭管理水平,有效扼制了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充分释放了重组整合的动能和红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山西煤炭产业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应启动实施“三大整合”方案:一是以同煤集团为核心,在北部组建动力煤集团;二是以焦煤集团为核心,在中部扩建焦煤集团;三是在中南部组建“化工煤集团”。地方其它煤矿,原则上分类并入以上三大集团。只有三大集团企业集中力量快速做大做强,创造国内国际市场新优势,才能使地方政府彻底摆脱为煤矿管理所困,为煤矿安全“自危”的被动局面,放手发展非煤产业。 企业“股比”市场化 山西正在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煤炭企业应站在新时代潮头,重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全面打开煤改大门,坚决纠正“国有独大就好”和“国有独大就不好”两种形而上的观念,在企业“股比”设置上突破思想禁锢,全面放开“股本比例”门坎。招商引资只求合作共赢,不囿于股本“地位”,不忌惮股份大小,更不争夺“控股权”。 安全管理科学化 煤矿安全责任体系是由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两部分构成的,企业主体责任要在企业内部实现全覆盖,政府监管责任要在企业主体责任之上实现社会全覆盖。两个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如果发生异化或悬空,极易酿成责任事故,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责任追究严肃化 一是抢险费用法人要“埋单”。煤矿发生事故后,企业应首先全力自救,政府同时调运人财物组织抢险救援。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紧急调运物资全部由政府“埋单”,社会紧急采购物资政府也要“埋单”,从其它国有企业紧急调用的人财物也都“平调”了。这一模式必须改变为事故企业承担全部抢险费用,凡是负担不起的就实施关闭破产,这样警示效应才能体现出来。 产业发展绿色化 要讲环保,山西原煤出省是最好的(露天煤矿除外),因为井下采煤、坑口装箱出省,对山西污染是最小的;要讲经济效益,就地加工转化“吃干榨净”是最高的,但污染排放也是最多的。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促使黑色资源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环保技术。凡是污染防治有保障的,就可以建设转化加工项目,特别是发展循环园区经济;凡是防污技术没有保障的项目,一律不上。保护表里河山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具体要求,是山西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为此,不仅要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而且要加快生态修复。 支持非煤多元化 山西调整“一煤独大”,不是让煤炭产业停下来、退回去,而是要煤与非煤联手发力、和谐发展。新时代,山西煤炭要自觉担当带动非煤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一是发挥好招商引资带动作用,对国际国内市场来讲,山西煤炭仍然是排第一位的“品牌”产业,为此在招商引资中要引导支持外资在山西发展;二是用置换出来的国有资产进行转型升级的地方风险投资,把成熟品牌让渡给社会资本,把新产业开发投资的风险承担起来;三是要舍得把煤炭系统的优秀管理人才引导到非煤产业上带动转型升级,做好新时代山西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作者为山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白秀平)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谢和平告诉你,煤炭革命,该怎么.. | 下一篇:专家呼吁加大煤炭绿色开发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