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页岩气成功开采的背景下,全球掀起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热潮。其中,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纷纷宣布了该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采计划。在国内,政府在制定和规划页岩气的过程中,也借鉴了美国的经验。不可否认,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采为中国提高国内能源自给率,提高能源保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但是,国内页岩气的开发无论是从地质构成、设备技术储备以及法律保障等多个方面,都美国市场有很大的差异。 勘探开发: 在美国页岩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以海相地层为主,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大面积的平地、充足的水源(大型压裂每口井平均用水2万~4万立方米)。钻探的核心样本数据较多,已有油气富集区。 在国内页岩气主要集中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大多分布在年代更老的地层,或年代较晚的陆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中,地质构造相对活跃,页岩气聚集规律较美国复杂。多为山丘,缺水,开采条件艰苦,所需技术复杂,开采和环保成本高。地质勘探投入不足,页岩气调查评价和勘探累计投入不足70亿元(常规油气勘探每年投入约660亿元),导致当前页岩气资源储量、地质结构、埋深等诸多情况仍不清楚。 技术: 掌握几乎所有的页岩气开采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目前,国内企业已具备一定的水平井钻井、水平井分段压裂等基础技术,尚未开发出在国内开采页岩气的适用性技术,目前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产业化程度: 美国常规油气已进入勘探开发晚期,基础研究成果丰富,早在1821年就发现和使用页岩气,20世纪90年代后获得技术突破,页岩气开发迅猛发展,工程项目组织灵活,社会分工高效,目前在国内生产技术和商业运营都已成熟并规模化。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采的国家,201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1378亿立方米,占天然气产量的22.6%,使得美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由2005年的16.7%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10.8%,更令美国天然气价格在最近一年中下跌了41%。 从国内来看,生产技术和商业运营都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化。相比美国,我国的页岩气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为331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38.8%。其中,致密砂岩气产量为256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为75亿立方米,页岩气为零。民企(包括外企)和国企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开展。 基础设施: 相对而言,美国油气管网发达,并保证生产的天然气可接入管网,所有生产商须共享管网设施。2006 年页岩气钻井总数约4万口,2009年达到98590口。在国内管网建设不足,没有一般性的管网使用标准(原则),供、运、需三方协调,中石油、中石化掌握中国70%以上的天然气管网,有定价权。截至2013 年底,我国累计完成页岩气钻井285 口,其中:调查井105 口(直井)、探井94口(直井),评价井86口(水平井)。页岩气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 立法和补贴 : 联邦没有针对非常规油气的立法,但对天然气的立法适用于页岩气,州政府有各自针对页岩气的法律。曾经受益于美国联邦《石油暴利税法》,当前各州政府有不同的税收优惠,联邦财政支持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上,而不是寄希望于对生产和销售提供价格补贴刺激供给。 国内没有针对非常规油气的立法,但对天然气的立法适用于页岩气,并准备推出专门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不过,在《页岩气产业政策》中,政府已经明确按开发利用量,国家直接进行财政补贴、鼓励地方财政补贴;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使用费,免征进口设备(技术) 关税,以及研究出台减免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系列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页岩气开发,制定了在2012~2015年间补贴0.4元/立方米的政策,这将大大有助于页岩气的开发。对部分进口设备和技术免征关税;优先用地审批。 土地、矿产所有权: 土地所有者拥有矿产权及特许权使用费,矿权人对页岩气矿权可以采取自主经营或通过市场交易进行出让。相对而言,在国内地下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采用矿权招投标制度,没有建立起充分调动各相关利益方积极性的页岩气矿权管理制度,区块退出机制及合同管理有待完善;不过,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勘探开发不再受我国油气专营权的约束,但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区块大多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区块重叠,短期来看无法向其他公司开放。 通过中美两国页岩气发展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对比,可以看清各自的优劣势,我国仅在优惠政策方面占优(由于补贴方式不同,实际优势有多大还不好说),这也是发展幼稚产业的常态。财政支持补贴不出一个拥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兴产业,只能在短期内帮助企业起步,不是长久之计。 借鉴美国经验,要落实页岩气大开发,不能仅靠政府补贴,归根结底要设计落实一套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制度,这就需要对现有页岩气开发体制乃至整个油气行业进行改革,激励企业靠市场打拼和技术突破实现盈利,而不是仅仅对产量进行补贴和激励。事实上,当前政府也在做相应的努力。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评论之发改委解禁非常规天然气 | 下一篇:中国在南海深水钻探发现大气田 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