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12月2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丝路矿业合作论坛暨第15届中国新疆国际矿业与装备博览会、第2..
加工利用
中国自美国进口LNG增长迅速 煤制气空间再受挤压
2017-11-23 22:24:18   来源: 中国化工报

当前,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尚处于示范阶段,存在着产能利用率低、产品成本高、市场话语权弱三大短板。美国对我国天然气出口的加大,令本就处境艰难的煤制天然气产业面临更大压力。

在特朗普来华的两天时间内,中美能源企业签订了6个天然气相关项目,涉及金额超过1600亿美元。这些项目全部为石油或页岩气制LNG。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从美国进口的LNG增长迅速,前10个月的进口量已是2016年全年的15倍。

当前,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尚处于襁保中,在解决行业自身内在问题的同时,如果得不到国家强有力的扶持,在国内能源巨头和国际能源大国的双重挤压下,前途堪忧。

为此,业界呼吁政府高度重视对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研究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这个脆弱的产业尽快成熟起来,使我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市场多一条保障渠道。

产能释放程度低

目前,我国已投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共有四个,分别为大唐内蒙古克旗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内蒙古汇能16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伊犁新天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这四个项目设计总产能为131亿立方米/年。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考虑到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因素,项目多为一次设计、分期建设。例如大唐克旗、内蒙古汇能和新疆庆华三个项目目前只建成投产了一期工程,产能分别为13.3亿立方米、4亿立方米和13.75亿立方米,均为设计产能的三分之一;仅有伊犁新天项目按照一步到位的原则,一次建成20亿立方米设计产能。

众所周知,煤制天然气项目主体工程虽可分期建设,但一些基础性设施如动力工程、安全及环保工程等,则需先于主体工程建成。因此,这些煤制气工程除伊犁新天项目外,项目实际投资已达总投资的三分之二,但产能却只建成了三分之一。

更严酷的现实是,建成的这三分之一产能,实际产量又大打折扣。目前已投产的四家煤制气项目总产能为51亿立方米/年,今年上半年总产量仅11亿立方米,仅占总产能的21%;煤制天然气投产以来的实际平均产量,也仅为投产产能的50%左右。赚钱显然不可能。

但把二期和三期工程尽快建成投产并非易事。据记者了解,一是企业钱紧。这几个煤制气项目都存在融资难问题,要把后期项目建起来,还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较大投入,但资金来源存在困难。二是犹豫。看不清煤制气的前景,对天然气市场的变化存在担忧。三是技术难题。煤制气示范项目在技术、废水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继续攻关,技术的不成熟使项目推进存在一定的困难。

成本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低,天然气价格也一路下跌,这对煤制天然气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目前各省最高天然气门站价格下,现已投产的所有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成本与售价均已倒挂。

煤制天然气项目由于投资大导致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加之煤炭价格上涨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等,成本偏高。

就目前的市场价格来说,国家发改委已先后多次下调天然气门站价格,目前全国非居民用气门站平均价格在每立方米1.6元。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决定,将各省(区、市)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100元,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即将目前全国非居民用气门站平均价格在每立方米1.7元左右的基础上,再下调每立方米0.1元。以北京为例,天然气价格已由之前的2.75元/立方米下调到目前的1.7元/立方米。

新疆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仅1.05元/立方米,而据媒体披露,新疆庆华煤制气成本约在1.5元/立方米,即每卖1立方米气亏0.45元。按此测算,如果庆华煤制气55亿立方米/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亏损将达24.75亿元。

市场没有话语权

目前我国天然气的生产主体和市场份额掌握在两大油企手中。例如,我国2016年天然气的消费量大约2058亿立方米,而“两桶油”的市场份额占到90%以上,煤制天然气的市场份额不足1%,在市场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煤制气项目最大的难题还在于输送管网。目前我国天然气干线输气管网均掌握在两大油企手中,煤制天然气企业的产品都需卖给两大油企。例如,新疆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仅有1.05元/立方米,新疆庆华卖给中石化的煤制天然气价格被限制在1.05元/立方米,而成本则高于1.5元/立方米。

除价格外,煤制气产量也受到限制。由于这几家主要煤制气项目均没有建设调峰装置,在夏季“波谷”期间,市场对天然气需求大量减少,两大油企一般会相应调减煤制天然气企业的产量计划,煤制气项目因而无法满负荷生产。如大唐克旗煤制气示范项目前几年均在夏季遇到类似情况,被要求减少产量,使得装置产能大量闲置,效益就更无从谈起。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内首个油煤共炼深加工一体化项.. 下一篇山西鼓励煤炭企业增设煤层气矿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