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由于多年来各种关系没能理顺,一直无法实现大规模开发。去年,国家专门出台相关政策为煤层气产业“清障提速”。但记者日前在煤炭大省山西采访发现,由于相关政策迟迟未得到落实,导致许多煤层气企业悲观情绪加重,大规模抽采的积极性不高,抽采目标难以完成。 开发速度缓慢“气荒”短期难缓解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煤层气储量为36.8万亿立方米,与我国陆上常规天然气储量38万亿立方米基本相当。然而,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规模相当有限,开发进度也十分缓慢。记者了解到,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企业层面来讲,近年来均无法完成煤层气抽采目标。 根据我国煤层气产业规划,2015年煤层气产量为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为160亿立方米,煤矿瓦斯抽采140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我国能源规划则提出,2015年煤层气商品量达到200亿立方米,但实际推进效果却差强人意。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地面抽采仅以每年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井下抽采以每年10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以这样的增长速度,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不太现实。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总经理田永东表示,目前利用率比较高的是地面抽采煤层气,但去年全国地面煤层气抽采量仅为30亿立方米,不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20%。 记者了解到,不仅全国煤层气抽采目标无法完成,中石油、中联煤、晋煤集团等煤层气抽采企业也都无法完成既定目标。晋煤集团煤层气产业局副局长何辉说,煤层气开发年年定目标,但没有哪一年完成过,如果政策不加快落实和发力,这种局面很难改观,煤层气大规模抽采更是空谈。 近年来,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屡屡遭遇“气荒”。为了缓解这种局面,我国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进口天然气,目前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但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煤层气产量为30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2亿立方米的1.77%,对缓解全国“气荒”贡献不大。相比之下,尽管美国的煤层气储量大大低于我国,但开发速度却远超我们,美国煤层气年产量早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500亿立方米,且已经稳定了10年,目前约占其天然气比重达到10%,天然气已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专家表示,如果不加快煤层气大规模开发的步伐,我国短期内很难缓解“气荒”局面。 老问题迟迟难破解大规模抽采障碍重重 记者调查发现,造成煤层气抽采目标无法完成的原因,主要还是一些“老大难”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化解。 一是气矿权高度重叠,两权相争导致企业要么是想采气却采不了,要么是想采气却没地方。晋煤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企业,董事长贺天才介绍说,去年公司地面抽采量14.17亿立方米、利用量9.8亿立方米,分别占到全国的47.55%和42.24%,但其获得的煤层气矿权面积仅占山西省登记比例0.32%,目前基本上已无井可打,生产规模难以继续扩大。与此相反,中石油、中联煤、中石化3家央企掌握了山西99.2%的煤层气区块,但几乎都与煤矿矿权重叠,抽采难度也十分巨大。 二是售价和补贴标准过低,煤层气企业严重亏损,生产积极性不高。田永东表示,目前每立方煤层气的抽采成本大约在2元,但售价仅为1.6元,给晋城本地的价格是1元,而财政补贴仅为每立方0.2元,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因为价格太低,所以一些企业虽然有大量区块却不愿多采气,甚至是圈而不采,山西本省的煤层气企业由于承担着为“气化山西”提供气源的任务,虽然赔钱,也只能大力抽采。 三是国内煤层气抽采技术没有获得大的突破,客观上制约了煤层气抽采进度。据了解,我国现有技术在中阶煤的煤层气抽采上比较成熟,但在无烟煤上没有实现技术突破;而且地质破坏比较严重,从美国引进的先进技术无法完全适用,大量赋存条件不好的煤层气资源尚无法抽采。 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难题,去年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加以推进。但记者发现,这些政策迟迟未得到落实,企业也普遍缺乏信心。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国家能源局《煤层气产业政策》出台有1年多了,国务院93号文下发也过去大半年了,至今动静不大,感觉像“画饼充饥”,看起来很诱人,却填不了肚子。希望国家采取硬手段抓政策落地,真正推动煤层气产业大发展。 加快落实产业政策确保能源安全 我国可供利用的煤层气资源极其丰富,加快其大规模开发的步伐,既可以降低我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也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治理环境污染。山西省发改委宏观研究院院长王宏英表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影响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是政策、技术和投资,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政策落实,才能够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和技术创新。 首先,要尽快提高煤层气补贴标准和价格。目前0.2元的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企业亏损严重,只有大幅提高补贴标准和价格,才能真正刺激企业加速开发的积极性。 其次,要出台具有刚性的措施,推动企业联手开发煤层气资源。贺天才表示,尽管国家已经提出要建立煤层气、煤炭协调开发机制,地方上也开始尝试性联合开发,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权重叠带来的深层矛盾,最好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联合开发,由企业自主协商难以理顺关系。 再次,要通过资金、市场等手段,推动企业建立技术联合创新机制。何辉说,目前煤层气抽采技术研发,企业都是各自为战,不但资金负担重,而且效果不好,如果由多家企业联合研发,就可以实现资金、人才、现有技术等资源的共享,加快技术突破。此外,建议着手建设大型煤层气储气库,避免资源浪费,保证气源安全。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河南省在晋打出日产2.8万立方米煤.. | 下一篇:国内首个煤层气、过境天然气和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