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煤集团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基本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重点突破制约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瓶颈,构建起了独具晋煤特色的企业 “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闯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以煤为基、产业耦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创新之路。 做精企业“小循环” 晋煤集团坚持把培育循环型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己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不断提高瓦斯、煤泥、煤矸石和矿井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企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源头减量、资源再利用为核心,做精煤炭企业“小循环”。晋煤集团严格按照煤炭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坚持科学、合理、正规、有序组织生产,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切入点,注重从优化设计、技术创新、设备选型、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了企业能耗。特别是集团下属的王台铺矿率先进行的“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试验,截至2013年底,完成充填量28.92万立方米,置换煤量53.84万吨,消耗粉煤灰18.79万吨,消耗井下废水约16.9万立方米,广泛推广后可实现“矸石不出井、地 面不下沉、村庄不搬迁、生态不破坏”的绿色开采环保矿山的美好愿景。 以煤层气(瓦斯)清洁转化和全浓度利用为重点,做精煤层气企业“小循环”。该集团公司按照立足瓦斯治理、保障矿井安全、开发新型能源的发展思路,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开创了安全高效、科学有效、绿色清洁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新局面,既保证了煤矿安全,又实现了瓦斯资源化再利用。2013年,实现井上、下煤层气抽采量25.16亿立方米,利用总量15.11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量14.17亿立方米,占全国地面抽采总量的47.55%;地面利用量 9.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2.24%。 以资源高效转化循环利用为重点,做精煤化工企业“小循环”。近年来,晋煤集团坚持 以循环经济为内涵,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改造、工艺优化,不断加快煤化工产业升级,使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能量、物料的平衡和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竞争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以低热值煤和低浓度瓦斯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做精电力企业“小循环”。该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过去排放在大气中的低浓度矿井瓦斯和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煤矸石作为燃料进行发电,是全国最具规模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集群之一。在利用瓦斯发电方面,已形成总装机101台、199兆瓦的瓦斯发电集群,占全国瓦斯发电装机的10%以上,年利用瓦斯(折纯)3.7亿立方米,每年减排二氧化碳量约555万吨。在利用煤泥、煤矸石发电方面,已建成的阳城晋煤能源2×135兆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厂,每年可消化当地煤泥、煤矸石等劣质燃料约120万吨,年可发电约15亿度,具备35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 以修旧利废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做精煤机企业“小循环”。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晋煤集团建立了废旧装备及物资回收体系,制订了回收制度,统一了废旧装备的管理、鉴定和利用,并进行集中回收、分炼、保管;建立了铸造、加工、锻压车间,对回收的物资进行循环再制造,提升了废旧装备及物资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形成了系统性的再制造、再利用体系。 做实园区“中循环” 晋煤集团在发展新项目的过程中坚持“大项目推进、园区式承载”原则,相关企业在园区内耦合,使资源、产品、废物在各单元之间循环利用,推动了各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矿区分布和资源特点,按照产业集聚、耦合的目标,以矿井为中心,充分利用产品的关联性,实施“一矿一园,园中循环”的矿区循环经济建设。以伴生资源深度开发,煤层气、矿井水、煤矸石等“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为途径,将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层气抽采、煤层气压缩、煤层气液化、煤层气输配、发电、供热、建材等相关产业在矿区集聚,构建起“煤—煤矸石发电—建材”、“煤—煤层气—发电和清洁能源输配”、“煤—矿井水—循环利用”等产业链,利用煤矸石填沟造地、复垦土地、发展农业,促进了传统煤炭产业新型化、循环化。目前,已经建成了寺河、成庄、长平、赵庄四个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园区,并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内容, 提升水平。 与此同时,按照循环化、园区化、高端化、多联产、低污染的思路,通过工业园建设、工厂搬迁入园以及围绕园区建项目等途径,实现化工项目入园发展,园中循环耦合。当前,正在建设的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就是集煤化工、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建材和煤电为一体,最终实现最佳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做深产业“大循环”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园区之间的产业耦合和产业链延伸,使资源在生产流程、传输物流、产品耦合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晋煤集团构建起了“煤—气—化”、“煤—气—电”、“煤—焦—化”三条主导产业链。据介绍,三大主导产业链以煤层气、煤化工、电力产业为重要的循环经济节点,根据其资源配置多元、产业路线多向的特点,在其下游延伸产业链中实现能源资源向各产业转化、辐射,相关产业协同并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各产业之间良性互动、相互协调、互相促进。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油气开发研究暨煤层气开发利用调.. | 下一篇:中质协审核组审核晋煤集团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