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来的技术 在美国页岩气革命中,有四项关键性的技术助推了革命的爆发。这四项技术分别为:水平钻井技术、3D地震成像技术、微地震波压裂成像技术以及大型水力压裂(MHF)技术。 如上文所言,米歇尔能源在页岩气的开发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创始人老乔治也因此被美国天然气研究院授予终身成就奖。可是,在1981年至1997年期间,米歇尔能源一共也仅仅投入2.5亿美元用于页岩气的开发。难道这2.5亿美元真能催生出四大革命性的技术?米歇尔能源真的有如此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其实不然,当我们回到历史中去看这些技术时,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技术在其他行业都已经得到了应用! 先说水平钻井技术吧。这一技术的最早应用年代不详,美国能源信息局提出的一份报告显示,早在1980年,法国石油公司埃尔夫阿奎坦就利用该技术钻探了四口油井,证明该技术可以商业化应用。紧接着,这一技术被BP应用于阿拉斯加的一块油田上。也就是说,在引入页岩气开发前,水平钻井技术在石油开采的应用上已经成熟。 再来看3D地震成像技术。这一技术对于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有着革命性的意义。以前,页岩气的勘探都是使用二维地震成像技术。与之相比,三维地震成像技术能提供更清晰的地下岩石结构和特征图像,极大的提高了定位储层和开发储层的能力。这一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属于IT行业的变革。而且,这一技术也是率先在大型石油公司勘探和开采石油中得到应用。 而大型水力压裂技术最早则是用来开采致密气的(另外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早在1978年,也就是米歇尔能源进军页岩气领域之前,在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米歇尔能源就已经成功使用大型水力压裂技术去开发致密气。而在页岩气的开发中,传统的压裂技术为泡沫压裂技术,即将一种粘稠状的非水液体压入地下,从而开发页岩气。后来,米歇尔能源发现,将水力压裂技术应用在页岩气的开采中效果更好。 微地震波压裂成像技术也不例外,该技术也不是在页岩气革命中首创。该技术的特点在于可以探测派生裂隙的高度、长度、方向以及其他特征,而这项技术最早的系统化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地热项目中。后来,这项技术逐步被应用在页岩气项目中。 既然是米歇尔能源点燃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可这些技术又不是它创造的,那米歇尔能源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正是米歇尔将这些技术逐步导入了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中,而也正是米歇尔的不断实践优化和完善了这些技术,从而让页岩气商业化具有可行性。 举例来说,米歇尔能源将水力压裂技术导入了页岩气的开发中。然而,页岩气的地质环境和作业条件与致密气以及石油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对原来的技术进行改进和调整以配合现实的环境。米歇尔对此项技术的优化包括:压裂设计不再使用氮、在某些地区使用成本低的砂层替换更昂贵的砂层作为压裂支撑剂、完全取消压裂前的酸处理、小幅调低压裂液中的凝胶含量…… 据米歇尔统计,这些改良使米歇尔能源把平均压裂成本降低了10%左右。有证据表明,米歇尔在其他技术的导入上也做出了类似的优化和改良,从而大幅降低成本。(据估计,米歇尔的努力促使总开采成本降低了50%!) 米歇尔在地质知识的积累上也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在页岩气的开发中,了解目标储层的地质条件,对于决定钻井位置、数量、方式和增产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积累地质资料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初,米歇尔能源通过钻探可勘探气井以及掌握和分析二维地震数据来了解巴奈特的地质条件。后来,也就是1999年,米歇尔能源用更先进的技术重新勘测了地质条件。而这一次的勘测结果直接导致了开发方式的变革:第一,米歇尔能源迅速开始同时压裂上部和下部巴奈特页岩,大幅提高了新井的生产率。第二,米歇尔能源开始再次压裂现有气井。第三,米歇尔能源开始钻探更多的气井,通过填补现有气井之间的空间来提高产量。第四,米歇尔能源开始在巴奈特的更多地区进行勘探。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措施都加速了页岩气商业化的步伐。后来,当米歇尔能源被德文能源并购后,德文能源投入了更多的资源进行技术的开发和优化,其他玩家的加入更是加速了技术的进步,页岩气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美国凭什么领跑“页岩气革命” | 下一篇:米歇尔怎样点燃了美国页岩气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