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困局
“倒数”“垫底”,已经成了东北宏观经济适用率最高的词汇:辽宁 、吉林两省经济增速排名倒数,黑龙江更是连续垫底。东北是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更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14年是东北的煤炭、钢铁等东北辉煌象征的支柱企业难熬的一年,轮番深陷巨亏。而黑龙江最大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东北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大刀阔斧的10万人分流改革,不啻是一场自救。政策红利虽不断加码,然而多年痼疾缠身,“煤炭黄金十年”坐享红利错失转型时机,车到山前重提改革,犹如一场渡劫,是否能借此复兴尚需观后效。
兴安煤矿是龙煤集团人数最多的煤矿之一,被戏称为“煤胖子”,在职职工有5500多人,离退休人员却超过1万人。“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以上”。产量仅为煤炭龙头企业神华的10%左右,而在职职工却有24万人,高于神华。
李建白天是鹤岗市一座煤矿的宣传干事,晚上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满负荷劳作实属无奈,他所在的煤矿正进行主辅分离改革,不直接产生效益的部门建制划入辅业公司,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500多元,还拖欠快半年了。而他的一个同事上调到了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龙煤鹤岗公司),每个月也领这么多工资。
9月25日,“为了缓解广大干部职工中秋、国庆节前的生活压力”,龙煤鹤岗公司给每名职工预支了1000元工资,“据说是公司向外面借了1个亿”,李建说。
“龙煤集团因资金紧张,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在9月20日晚上的紧急会议上说。龙煤鹤岗公司是龙煤集团下属的4家矿业公司之一。
此前一天,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了龙煤集团改革脱困专题会议,此后传出龙煤集团将分流10万员工。龙煤集团现有24万职工,18万退休职工,“仅工资成本就占去了生产总成本的50%”,龙煤集团一名工作人员说。
龙煤集团2004年成立前,龙煤鹤岗公司曾是直属中央管理的鹤岗矿务局,“煤矿工人也曾穷得揭不开锅”,李建说。龙煤集团重组了鹤岗、鸡西、双鸭山和七台河“四大煤城”的绝大部分优质煤矿,力推上市。转企改制挽救了危局,毋宁说是煤炭行情的复苏把矿工拉出了贫困线。如今,煤炭行业再次下行,裹足不前的改革被迫重启。情势却不容乐观。
1个在职养2个退休
兴安煤矿采煤一队的王国禄最近拿到手的工资是688.5元。他是名一线工人,煤矿机关人员的工资拖欠得更久。他每天要在井下工作8小时,加班可以多挣钱,他甚至可以整月无休。记者在采煤一队的工资表上看到,最高的工资是6000多元,全队平均则只有3200多元。
矿老井深是龙煤集团4个矿业公司的普遍特点,这些煤矿已开采了几十年,除了鸡西外,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三个城市均面临资源枯竭。在兴安煤矿,王国禄需要在地下“跋山涉水”,“如果是初次下井,好几天腿都抖得厉害”,矿上的工人说。有的煤层厚度不足一米,最薄的煤层只能跪着、躺着攉煤。
9月30日上午10点,矿工常世军背上十几斤重的尼龙袋——里面装着包子和白菜炖粉条——准备下井送饭。在地下800多米深处,他需要步行一个半小时才能送完这顿保健餐。
每天给井下一线工人免费的保健餐,这几乎已成这个老牌国企仅存的福利。 “‘企业办社会’是龙煤亏损的主要原因”,龙煤鹤岗公司兴安煤矿一名负责人说。
兴安煤矿是龙煤集团人数最多的煤矿之一,被戏称为“煤胖子”,在职职工有5500多人,离退休人员却超过1万人。“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以上”,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末,龙煤鹤岗公司在岗职工48436人,却要支付总人数6.34万以上离退休人员统筹外养老保险 ,以及工伤残、遗属需要开资发放。
“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每月1600元左右,私亡遗属每月抚恤430元,公亡遗属则是1300元左右”,上述负责人说。
这并非鹤岗独有。2014年的公开报道称,龙煤集团七台河公司的困难职工 (遗属)达18871人,占职工总数的21%。其中,伤病休治困难职工、退休困难职工、职工遗属占84%。
中煤协发布的数据显示,龙煤集团2014年煤炭产量为4905万吨,在国内煤炭企业中排名第17位,产量仅为煤炭龙头企业神华的10%左右,而在职职工却有24万人,高于神华的在册员工21.4万。
在转制成为龙煤集团4家矿业公司前,4家矿务局办了130 多所中小学,直到去年,42所医疗机构才全部移交所在地政府。至今,宣传、团委、纪委等行政色彩浓厚的职能部门仍是每座煤矿的标配,龙煤鹤岗公司下辖8座煤矿,其中一座煤矿2015年8月以前有41个科级机构,159名科级干部,24名矿副总以上领导。
多名矿工告诉记者,领导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很大。“煤炭形势最好的时候,井下一线工人的工资也只有大约1万块钱,矿副总以上领导拿的则是年薪,少说也有20万”,一名井下辅助工人说。
黑龙江的自救
龙煤的矿工不是没过过苦日子。记者得到的一份调研报告中介绍,1994年至2000年,双鸭山矿业公司拖欠职工工资达3.8个亿,有的职工甚至被连续十几个月欠薪,导致一度出现很多吃不上饭的“万元户”。
2004年12月,龙煤集团成立,“集团成立的步骤是先纳入4个矿务局的优质资产,再纳入存续资产中的优质部分,然后剥离办社会和辅业后封口,从而实现了近80亿的净资产,以及良好的资产负债率”,龙煤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但更重要的是,龙煤集团成立后就迎来了煤炭行情的上涨”,他说。
“我们从2005-2011年,经历了7年的所谓‘黄金期’”,龙煤集团党委副书记郎义彪介绍,“以2012年5月份为界,煤炭市场发生‘冰火两重天’的剧烈变化”。
上市是龙煤集团成立伊始的既定目标,但在两次冲刺的关键节点,两场死亡过百人的矿难让上市希望瞬间破灭,反而有内部员工认为为了筹备上市,龙煤集团丧失了多元经营的机会,至今煤炭开采销售仍占其业务绝对份额。2013年龙煤仍未逃离上市前发生矿难的“魔咒”,赫然在列证监会2013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谋求上市的八年,三次无功而返。
从2012年起,龙煤集团开始连年亏损。公开报道称,龙煤集团2012年净亏8亿元,2013年亏损扩大到23亿元,2014年亏损接近60亿元。今年前8个月,龙煤集团同比减亏11亿多元。截至6月11日,龙煤集团落地煤积压资金已达10亿元。
这将为龙煤集团每年新增690万吨商品煤市场,黑龙江省国有企事业用煤单位也被责令一律采购和使用龙煤的煤炭。
龙煤集团成立时,规划2020年产量达到1亿吨,但11年过去,全年产量仍在5000万吨左右徘徊。除了储量和开采难度原因,产量无法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人。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时,龙煤集团20多万职工中井下工人只有4 万多人。多座煤矿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煤矿一线工人紧缺,但近两年都没有新人入矿。对年轻人来说,收入微薄,同时工作环境危险、恶劣的煤矿并非工作的合适选择。
10万人分流改革
9月22日,龙煤集团官方网站发布了机关全体员工大会的新闻稿,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在会上提出:“当前,龙煤好比一个危重病人,第一就是止血,就是全面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左右的目标”。目前,该新闻稿已从官网上删除。在2012年煤炭形势转折时,龙煤集团其时也传出将裁员1.2万人的消息。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具体方案可能在10月下旬出台。
早在7月,煤矿主辅分离就已在龙煤集团4个最困难煤矿展开,并将在整个集团铺开。“强力推进煤矿主辅分离,这是龙煤集团脱困发展的关键一仗”,龙煤集团党委副书记郎义彪说。
还有两年就将资源枯竭的鹤岗市兴山煤矿是其中之一,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按照是否直接产出效益的原则,煤矿被划分为主业公司和辅业公司,但两个公司并非独立法人。
“主业公司包括开拓、掘进、采煤等工作组,辅业公司则包括机关部门、保卫、车队、水暖等服务部门”,他说。
确定主业公司人数的标准是“极限定编”,即确保盈亏平衡。经过初步改革,兴山煤矿的主业公司人数为1880余人,辅业公司人数几乎相当。
另一个正在进行主辅分离改革的兴安煤矿规定,主要生产采区机关后勤人员不得超过4人,主要生产辅助单位机关后勤人员不得超过3人,材料员、成本员、设备管理员、总务、管库员、打扫卫生人员等机关后勤工人不再设专职,全部1人身兼多职。
但矿工王祝山告诉记者,“感觉主辅分离与以前差别不大,员工进入辅业公司,除了每个月只能拿1575元的统一工资,干的活还是和以前一样”。
辅业公司还包括人力资源创业培训中心,进入中心的“四种人”将成为重点分流人员,包括“酒蒙子”、长旷和歇花工、出工不出力和不稳定人员。
兴山煤矿目前有300多人进入了培训中心,“这些员工将被统一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如果两次不接受,则被视为自动放弃,只能领取每月700元的生活补助”,上述负责人说。
裁员并未出现在龙煤集团的官方话语中,这意味着不可测的法律风险。龙煤鹤岗公司一名矿工1999年起就没再上班,2008年当煤矿将其除名后,这名矿工开始多年仲裁和诉讼,并最终在今年2月获得了法院判决的1万多元补偿。
“这300多人中并不全部是‘四种人’,同样包括很多因为部门合并不得不分流的优秀员工”,他说。9月21日,龙煤集团总部机关全部200多名员工也进入了培训中心,统一领取1575元的月工资。
辅业公司将承担起过剩员工的“闯市场”重任。兴山煤矿承包了牡丹江市顺祥煤矿,派出了20多名分流管理人员,此外,还与鹤岗市的矸石电厂签订了季节性用工合同,可以解决80多名矿工的季节性就业。辅业公司领导还拉到哈尔滨一所中学校舍改造的建筑项目,并准备带着矿工办养殖场、养林蛙。
辅业公司,甚至煤矿都并非绝对的法人实体,在层级分明、权力集中的老国企机制难以应对下行市场的情况下,龙煤鹤岗公司开始对部分煤矿实行模拟法人经营,并允许各单位自行制定工资分配方案,引导人员向一线流动。
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龙煤鹤岗公司全年在岗人员要控制到4.8万人,将亏损减至9亿元。现在分流10万人的压力陡至,“4个矿业公司可能将承担绝大部分指标,估计每个矿业公司将分流在2万人左右”,龙煤集团相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