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郑景奇同志任信息研究院党委..
中煤能源
央企走出去五年盘点:矿产资源领域成亏损重灾区
2016-03-10 20:28:09   来源: 经济观察报
还记得2009年走出去抄底的那些央企吗?现在,这些曾经充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急先锋的共和国“长子”,交出了如下答卷。

经济观察报从有关部门获得的财务数据显示,中信集团2010年年底的海外资产为3626亿元,海外收入1125亿元。到2012年年底时,中信集团的海外资产已经下降至2978亿,而当年海外收入更骤降至602.7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其2010年底海外资产223亿元,海外收入72亿元。到2012年底,海外资产扩张至247.8亿,但海外收入却下降至46亿。

中冶集团也是如此。2010年年底,其海外资产达到了308亿,当年海外收入187亿。到了2012年年底,其海外资产扩大到了365亿,但其当年海外收入下降到了92亿。海外资产增长60亿,收入却下滑了一半。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官员对经济观察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年,从资产规模上看,收获不少,但失败教训多于成功经验。尤其在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几乎成为失败收购的重灾区,应当引起企业反思。”

仅从海外资产上看,中国央企拿出了一份规模巨大的海外家底。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国海外资产最大的47家央企,海外资产总规模3.8万亿,海外收入达4万亿,员工总人数达44.8万。47家央企海外资产总量占到全国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总资产的85%,成为中国企业走出的绝对主力。

现在,这个步伐开始放缓。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仅为78宗,不仅低于2012年下半年的数据,而且也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新低。但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大幅下滑。国有企业的海外扩张步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与两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相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开始给中国企业走出带来不利影响。

9月13日,渣打银行[微博]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对经济观察报说,人民币虽然还在升值,但空间已经不大,而贬值的风险也存在。这可能会增加中国企业未来对外投资的成本。

考验中国央企海外资产成色的时刻到来了。

央企海外家底

经济观察报从中国企业联合会获得一份数据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共拥有海外资产4.5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7%;实现海外收入4.8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9.83%。

截至2010年底,这100家跨国公司中,央企有46家,海外资产2.8万亿元,海外收入2.5万亿元,员工人数30万人。

到2012年年底,中国海外资产最大的47家央企,海外资产总规模3.8万亿,海外收入达4万亿,员工总人数44.8万。47家央企海外资产总量占到全国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总资产的85%,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绝对主力。

2013年海外资产超过1000亿元的中国企业有10家,均为央企。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海油、中石化等。10家中的冠军是中石油,拥有8201亿元海外资产。

庞大的资产规模,并不意味着中国央企对海外资产的经营能力有多强。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建明说,如果一家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30%,意味着该公司初步具备一定的海外规模,当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超过50%,才能说这家公司海外资产运营不错。

在中国海外资产规模最大的47家央企中,截至2012年年底,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超过30%的只有11家,有25家央企海外收入的比例不足10%,最低的是国家电网[微博]公司。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了1.88万亿,海外资产达405.3亿,但其当年海外收入只有22.4亿。国家电网2012年海外收入在其当年总收入中的比例仅为0.12%。中国移动、中国华电、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四家央企的海外收入占比均不足1%;中国另一家电信巨头中国电信[微博]的海外收入占比也仅为1.24%。

海外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最高的三家央企分别为珠海振戎,占比98.1%;中化集团,占比80.8%;中国远洋,占比70.43%。中国海外营业收入最高的是中石油,其2012年的海外收入超过了1.3万亿,占当年总营业收入的49.88%。

与外界猜测不同,中国四大石油公司走出去的几年间,无论是在海外资产还是海外收入方面都比其他央企出色不少。截至2012年年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四大石油化工央企的海外资产总规模达1.97万亿,海外收入达2.8万亿。海外员工总人数超过10万人。而在2010年年底时,上述四大石化央企的海外总资产不过1.37万亿,海外收入1.6万亿。

但央企海外抄底五年间,也有中信集团、中冶集团、中钢集团等一些企业在海外资产扩张的同时,海外收入出现剧降。

失败案例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和振伟对经济观察报说,央企走出去交易额度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往往面临很大风险。在和振伟看来,前期投资评估不充分,决策不合理,应对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9月13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高层说:“央企海外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央企本身机制问题。一般来说,海外投资是需要慎重决定的,但长官意志、对短期政绩的追求,不仅导致内部决策流程不健全,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甚至损失,但是事后的追责力度又不够。”

中信集团所属中信泰富公司2006年收购澳大利亚SINO磁铁矿项目,预估产能2000万吨,合同总额14亿美元,后续投资17.5亿美元。但由于项目前期评估严重不足,该项目此后频超预算,2009年下半年项目投资金额增加到34亿美元。而今年最新的数据是,后续投资力争控制在110亿美元。也就是说项目整体实际投入达到前期评估金额的4倍。

更为荒唐的是,中信泰富在收购这一项目时,连合同条款都没有界定清楚,这直接导致了此后中信泰富与SINO磁铁矿项目原控股方的法律纠纷。至今,由此项目引发的三场胜负难定的官司还在等着中信泰富去应付。

中国冶金规划院知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中信泰富的铁矿石项目,是典型的前期勘探评估和尽职调查不足造成的。根据测算只有国际铁矿石价格达到160美元/吨,这个项目才不亏本。铁矿石价格历史高点是在2010年,达到150美元。而随着国际铁矿石供应量的持续释放,未来铁矿石价格会在当下135美元的基础上,持续走弱。

中冶集团也是如此。此前几年间,中冶集团先后收购了阿根廷希拉格兰德铁矿项目以及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项目,后续运营困难重重。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项目2008年收购完成后,迟迟没有后续投资。知情人士说:“如果要开采兰伯特角铁矿,将会把中冶拖累得比中信泰富还要惨。”

像中冶兰伯特角铁矿项目这样收购完成即“撂荒”的资产,还包括中钢在2008年耗资93亿多收购的西澳洲中西部铁矿石项目。2008年4月至9月,中钢与日本三菱围绕着中西部矿业公司展开了一场长达5个月的收购竞赛,最终中钢通过每股高出最初报价近1澳元的价格拿下了中西部公司近100%的股权。中钢拿到了矿山,却丢掉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港口和码头等基础设施。对于中钢的中西部矿山项目来说,这一基础设施项目乃是决定其矿石运输的生命线。据澳方估算,要完成这些基础设施投资,总投资预算近400亿人民币。2011年6月23日,中钢宣布暂停在西澳洲中西部铁矿项目,同时关闭其在西澳洲第二大港口城市杰拉尔顿的办事处。

中钢集团在2010年年底时的海外资产达308亿,海外收入422亿,到了2012年年底,中钢集团则直接从100大中国跨国公司的榜单上消失了。

决策层监管趋紧

中国央企海外投资的步伐仍在继续。今年8月19日,中化集团宣布,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署资产收购协议,拟以15.43亿美元购买后者所持有的BC-10区块35%权益。这是中化集团四年内在巴西收购的第三个项目。

今年初,中海油完成了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最大一笔收购。现在,这家公司正在起草一份关于这场收购的总结汇报材料,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中海油对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高达151亿美元的收购,成了中国央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李建明说,中海油自2005年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收购项目库。尼克森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他们跟踪这些名单上的公司长达数年,从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跟踪,并制定预案。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央企来说,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国家发改委外资司相关官员以最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最多的矿产资源领域为例说,虽然已经收购下来,但大部分项目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做进一步的勘探、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最终能否开发成功还很难讲。如果没有国家的后续支持政策,很多项目将很难产生效益。

另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是,人民币汇率的微妙处境,也导致了中国央企走出去的外部环境改变。

王志浩说,2008年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当时全球经济普遍下滑,而中国经济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都在高涨。现在不同了,全球经济正在恢复,人民币汇率上涨空间已经很小,一旦人民币下跌,对于一直缺乏汇率对冲观念的中国央企来说,不仅投资成本会增加,未来的账面收益也会减少。

不过,王志浩认为,汇率对中国央企海外资产的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央企对这些海外资产的运营能力。”他说。

正在面临海外投资成本增加问题的一家央企是中铝。2011年11月,中铝出资13.5亿美元获得了力拓集团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44.65%的股权。但中铝要想把矿石运回中国,至少还需要修建一条650公里的铁路、新建3个25万吨的码头泊位,仅这两项的投资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力拓一直在推迟这座矿山的开发时间。9月13日,中铝内部人士说,一直拖着不开发,不仅打乱了原来的计划,而且造成了很大的额外成本支出。《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878亿美元历史新高,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57个,实际交易金额434亿美元,均创历史之最。

但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10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后遭遇到的跨国投资风险,近年来明显上升。另外,尽管并购是目前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国际经验表明,跨国并购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薄弱,也缺乏管理国际品牌和营销渠道的经验,实施跨国购并的风险更大。

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国家发改委外资司的官员说,“中国亟需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监管和约束机制,尤其是央企在进行海外投资时,由于是国有资产,需要建立更严格的审查和追责机制。”

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初下放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审批权限,按照新的规定,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在3亿美元以下,不再需要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和振伟说:“放权的同时,肯定会加强海外资产的监管和约束。现在一些政策基调正在朝着这方面变化。对于央企来说,采取海外投资终身问责制将来也是有可能的。”

8月底,中国企业联合会向国务院高层上报了一份关于中国大企业走出的建议,其中提到,“要建立和健全海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与内控制度;加快建立风险识别、评估、预警与防控体系;投资前要对拟投资项目做好调研评估和科学论证。”9月初,这份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高层的批示。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创能源转型受挫 亿元煤矿资产无.. 下一篇中煤进出口公司“集”出力量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