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郑景奇同志任信息研究院党委..
陕煤集团
来自煤韩城矿区的迁徙报告
2018-05-11 08:47:31   来源: 中国煤炭网

2003年5月16日,是韩城矿业公司按照当时陕煤集团部署,将象山小井、桑树坪矿平峒的285名干部职工,作为首批划转彬长矿业集团公司的先行者,离开故土赴新工作岗位的日子。5年过去了,让我们通过以下文字,一起来追溯一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别事件的始末。

来自煤韩城矿区的迁徙报告

春暖花开的时节,一群大雁有秩序地从高空向着北方缓缓而飞。这一幕恰巧被象山脚下的一群矿工和家属所看到,身着迷彩服列队而立的285名干部工人及近千名职工和家属的心布满沉寂,此时此刻,他们感觉仿佛如那大雁一般。

简短的告别仪式后,首批划转人员将像鸟儿一样离开故土,前往一个新兴的煤炭基地去融入去开始新的生活。许多人相对无语,更多的人强忍住别离的泪水与亲人道别,离别的祝福,为下一次相聚拉开了序幕。有许多职工坐在大客车上,默默无语,他们不敢直视车外的父母、孩子和妻子,深怕车窗外的场景打动这一刻他们已不坚强的内心世界。

这一天,是公元2013年5月16日的清晨。这一天,是韩城矿业公司首批整体划转人员前往彬长集团小庄矿出发的日子。

情依依,别依依,千言万语化作无语;你忘不了我,我忘不了你,相逢总会有期。

象山小井调度室主任高社增看了一眼离大轿车10米开外正捂嘴拭泪的妻子,再也没有敢回头,从小到大,没有哭过几次的硬汉,驰骋煤矿几十年,不怕井下阴暗潮湿,不惧生产劳动竞赛的苦累,他就怕女人流泪,这是他的软肋。

此时此刻,这度日如年的50多天所经历的一切象放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闪过……

第一章 事出有因

第一节 重大决策出台

2013年,煤炭市场爆冷。面对生存压力,倘若没有开拓创新的思维,就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大胆的创新做法在陕煤集团高层酝酿而生。将实施对资源枯竭、亏损严重、产业链断层的部分矿井进行关闭;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安置,成建制进行划转。这一重大决策以陕煤化司发〔2013〕256号文件下发至陕煤集团各相关单位。

按照集团文件要求,韩城矿业公司象山小井、桑树坪平峒将全面停止生产、实施关闭,人员成建制划转彬长矿业公司。

时任陕煤集团总经理的杨照乾在韩城矿区调研时强调指出:集团公司决定关闭韩城矿区象山小井、桑树坪矿平峒井口、人员成建制划转到彬长矿业集团公司,这是陕煤集团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重大决策,也是优化配置集团公司新老矿区资源要素,促进新老矿区共赢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整建制成熟队伍的划转,缩短彬长新区新工的培训时间,有利于彬长矿区快速发展,对老矿区调结构、减亏损、促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也能减轻韩城矿区因条件复杂、安全压力大、效率不高导致的人员过多、收入低等问题。

政策执行没有折扣可打,但毕竟这一变故事发过于突然,对于韩城矿区这样一个老煤矿来说,执行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节 矿区一片哗然

作为象山矿井前身的象山小井位于韩城市金城区以西4公里的象山脚下。北依象山,南靠狮山,西邻韩城发电厂。1970年5月,象山小井作为西安矿业学院的教学实习井,开始建设施工。1971年3月移交给韩城矿区煤矿建设指挥部继续建设。1975年7月1日按年设计能力为21万吨简易投产。主要可采煤层有3号、5号和11号煤。

桑树坪矿平峒经过1959年及1970年两次兴建,于1977年12月建成投产,当时年设计能力为90万吨,服务年限为30年。2号、3号和11号煤为可采煤层。煤的品种以贫煤为主,有少量瘦煤。

多年来,这两个矿井在一辈辈矿山建设者的努力下,生产出的滚滚原煤被一列列火车、汽车运往各地电厂、钢厂,为国家建设出了力,特别为韩城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社增怎么也忘不了2013年4月2日这一天,他清晰地记得那天一大早,他和往常一样,吃完妻子精心为他准备的早点,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位于象山脚下的象山小井调度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没多一会儿,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高社增急忙放下手中的笔拿起电话,听着听着他不由站了起来,表情也变得越来越凝重,放下电话,站在原地半天都没动地方,他定了定神,再次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他接到命令,通知井下的矿工立即升井待命,象山小井全面停产,象山小井所有人员将成建制划转彬长。

完了,这下完了!这是他当时的第一反应。

这个消息像春雷一样迅速传遍韩城矿区。

一时间,不只是这两个矿,整个百里韩城矿区都是一片哗然,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议论着这事儿。

“这两个井都要实施关闭?这两个矿井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怎么说关就要关了,为什么?关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彬长矿业公司是个什么单位?成建制划转什么意思?……”身处这两个生产矿井的人更是忧心忡忡,彻夜难眠,食之无味,他们焦虑着、揣测着、疑惑着,谁都不知道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第三节成建制划转

成建制划转对于韩城矿区老人手来说并不陌生。1970年初,韩城矿区先后经历1959年成立至1963年撤销后,遵照毛泽东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再次上马时,煤炭部第25工程处500多名职工曾成建制从新疆调至韩城矿区;随后,又调来蓝田县3650名民工(又称三线战士);1971年从内蒙调来煤炭部第87、第88处部分职工,接收了内蒙古、山西军区的部分复员退伍军人。特别是大同矿务局、轩岗矿务局、铜川矿务局、陕西煤矿疗养院、陕西煤矿设计院等单位调来1000多名干部,成为矿区建设的开拓者。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操持着东北、蓝田及全国各地的不同口音,他们有的住在农村老乡家,房檐下放一个炉子就是厨房;单身职工连床都没有,潮湿的砖地上放些麦草铺上褥子、床单就是床。冬天无取暖设施,天又冷只好睡“大铺”,一个挨一个挤在一起取暖。由于人员激增,粮、油、菜供给不上,以主食为主,主食主要是玉米面;油少不能炒菜,只能是用水把菜煮熟后再往锅里滴点油这叫“浮油政策”。最苦的是矿工升井后不能洗澡,从矿长到矿工都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在矿井建设当中,他们逢山开路,遇水驾桥,井筒掘进,没有电、没有压风,工人手把钢杆轮大锤打眼、放炮,放完炮后炮烟不散,脱下衣服来扇;矿车、坑木运不到井口怎么办,领导带领职工去韩城火车站去拉、去扛。就这样,他们带着“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坚定信念,将井筒一米一米向下延伸……如此团结一心,无往而不胜地建设着韩城矿区。

在韩城矿区的建设史上,有一支队伍与历史同在,这就是基建工程兵42支队(即450部队)的万余名指战员。宋添贵著述的《基建兵之歌》一书中这样记述道:“忆往昔,我们曾经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出大力流大汗,克服各种困难,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热血。”

“仿佛又回到昼夜鏖战的工地,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一双双清澈的眼神,一阵阵吊车的轰鸣,一幢幢耸立楼房……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现。

“桑树坪煤矿位于陕西省著名的龙门古渡附近,濒临黄河,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开发工程十分艰巨,1975年3月,基建工程兵42支队以8000人的兵力投入施工。在建矿前期施工中,部队利用半年时间修筑了12.7公里铁路专用线。在建井施工中,指战员为了早出煤,不怕苦,不怕累,井巷掘进连续三十个月超千米。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先后有14个连队达到国家掘进等级队的标准。由于井上土建工程进度快质量好,从而使该矿从井上到井下的生产系统、附属工程以及生活设施同步配套建成,于1979年11月投产。施工部队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共完成井巷工程5.7万多米,房建工程16.2万平方米,安装主要设备1300台,铺设各种管线282公里,而建设成本、吨煤投资却低于同地区水平的30%。桑树坪矿区建成投产,使韩城矿务局成为拥有年产500万吨能力的陕西第二大矿区。”

“岁月悠悠,当年部队用白灰写在桑树坪那山腰上的‘苦战三五年,实现三百万’十个赫然大字,也许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刷得无影无踪了,但建设桑树坪矿时的那种壮观场面却依旧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如初。……巍巍龙门铭刻着452部队的丰功伟绩,滔滔黄河水向人们传颂着当年建矿的悲壮史歌。悠悠岁月,可以冲淡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但唯独对桑树坪,在我的脑子里永远记忆如新,多少年来始终割舍不断我对她的向往和思念。”

当年,苑梅珍与160多名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被招进象山矿,仅仅半年之后,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组织推荐到西安矿业学院深造,学成归来,她成为一名技术人员。之后,从陕北来到象山矿的大部分北京知青受政策的恩惠相继离开象山,回到北京。而苑梅珍与少数的北京知青却选择留了下来。几十年过去,这是已然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韩城矿区成立43年后,成建制划转这一个快被人们遗忘的沉重话题又一次被提及。

成建制划转意味着打包,这就是职工对于成建制划转这样一个陌生词汇的再认识。

迷茫、徘徊、忧虑,很多人都陷入其中难以抉择。

第二章 艰难抉择

第四节 6个人,6个人啊

对于高社增来说,让他倍加忧虑的是这次划转牵扯的可不止是他一个人。高社增的哥哥高选增、弟弟高社民以及他们的孩子都名列其中。特别是高社增的儿子高涛,2009年咸阳煤校采矿专业毕业后也子成父业干起了煤矿,划转前在象山小井采煤队当技术员。侄子高辉在桑树坪平峒工作。

高选增、高社增、高社民他们哥仨都是当年招工来矿工作的,他们年龄都偏大不打紧,怎么都好说,可是他们的儿子和侄子们都还小就遭遇这事,以后怎么办?而且对于他整个大家庭来说,这6个人都是他们老高家的顶梁柱,一家老小就靠他们生活。想到这些,高社增整晚整晚难以入睡,如此情形下到底该何去何从?

第五节回忆过去反省自己

眼前的变故让高社增心里乱成一团,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竟然会走到如此地步。他努力回忆着自己的过去——

1983年元月,只为了能吃上口白馍,他从韩城乔子玄被招工来到了象山矿井,培训了一个月后他就下了井,从此,在井下一干就是30年。

井下的阴暗、潮湿、条件差对他这个刚20出头的小伙子来说那都不是事儿。没有别的,就是舍得出力气,只要家里没事他从不休班。

在那个年代,一个月挣个七、八拾块钱能吃饱饭他很满足,每天快乐地工作着。天天挥汗如雨的大干换来了组织及工友对他的信任。他先后当过掘进班班长、残采队跟班副队长、支部书记等。持续的努力工作也为他换来了连续8年被评为局、矿劳模的荣誉。

当年的象山矿有两对劳模被职工广为称颂。一对是大学毕业一直坚持干煤矿的宫留双、苑梅珍夫妻,被誉于夫妻劳模;另一对就是靠实干赢得认可的高社增和高选增哥俩,被誉为兄弟劳模。

1988年,全矿近200名协议工只有4个名额可以转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名额有限,没有后门可走,只凭干。来自农村的高社增和高选增哥俩入选其中。1990年,高社增在雷永华的介绍下入了党;哥哥高选增被推荐上了大学,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

可这一切都仿佛是昨天,让高社增想不通的是,为何自己在井下一线努力干到现在,为象山矿的发展出了力,怎么会落下这样一个结果?!

艰巨的工作任务难不倒他,艰苦的工作环境吓不倒他,而面前的变故他不知如何是好了。多年在井下积攒下的那些干煤矿经验,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一下子全都没有了用场。

他一根烟接一根烟地抽着,然后一次又一次地用力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

“为什么是我?”这一问题当时困惑着高社增和所有当事人。

第六节举棋不定

走?谈何容易!

高涛作为高社增唯一的儿子,这一年25岁,着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当时对象已经介绍了好几个,才刚有一个中意的,是位教师,已准备订婚。

高涛很珍惜这份感情,但这明摆着还没结婚就意味着将来要分居,这让高辉心里没了谱。他拿不准对方能不能接受。此时,走不走对高辉而言,就不只是自己和自己父母同意就行,而要更多地考虑对方及其父母的想法。为此,他对自己的对象讲明了情况,并去见了未来的岳父,谈了自己的想法,给老人讲了彬长的发展前景,最后征得了老人及其家人的同意,消了他的后顾之忧。

郑洪涛从1994年在象山矿井参加工作后,先后任瓦检员、班长、副队长,划转时他是通风队长。郑洪涛觉得自己与彬长矿业公司是有缘分的,彬长大佛寺矿井2005年招工时,想着能多挣点收入养家糊口,当时身为瓦检班长的他就投过简历,但当时并没被录用。如今,机会来了,也不考试,不用找人帮忙,不去还都不行呢。

但此时的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女儿正值高二后半学期,到了关键时候,爱人身体也不太好,老丈人也不想他走。但郑洪涛知道,象山小井因资源枯竭早晚要关,而象山大井又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走是最好的出路,对他而言,如今这也算是个机会。在爱人的支持下,通过说服,他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高涛、郑洪涛的问题解决了,而其他人各家也都有各家的难处。

年长一点的,考虑到去了以后没几年就面临退休,在新单位会不会受排挤。很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丈夫要离韩北上,要克服双方老人年龄大,孩子小,要走就得把家里这一切都留给妻子于心不忍;很多人深陷迷茫,在去与不去之间反复纠结,在填写回答矿上3次发的调查问卷回答想去还是不想去时,一会儿填去,一会又填不去,有很多张问卷上显示被抹黑涂改了好几次,举棋不定可见一斑。

第三章 前期工作

第七节制定得力措施

生活在澽水河和凿开河畔的人们,都是在“象山”和“凿开河”的传说中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犹如乡土的烙印印在了内心的深处;离开故土,前往一个陌生的环境,于谁都是心潮难平。对于韩城矿业公司党政工来说,输送自己员工去他方也是心情澎湃,既有要执行上级决策的责任与担当,又有难以割舍矿工的情怀;既要为执行好上级决策负责,又要为远离故土北上的员工负责。为此,他们能做的就是制定好政策,做好划转员工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地为划转员工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轻松前行。

在多人多次周密考虑酝酿之后,韩城矿业公司关于象山小井、桑树坪平峒关闭工作实施方案(韩城矿业人发〔2013〕178号)得以出台,确定了划转人员的分批路线时间表及实施路线图。

为保证划转工作顺利,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审核关闭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对关闭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负责与彬长公司沟通协调解决人员划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人员安置、矿井关闭、资产处置、宣传稳定、治安保卫等六个工作小组。并分四个阶段进行实施。(一)宣传阶段(4月18日--23日):要求召开关闭工作动员会,宣传关闭的目的意义,宣传彬长公司的安置政策;(二)摸底阶段(4月24日--27日):要求核清人员现状、了解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三)制定措施阶段(4月28--5月1日):确定划转人员名单,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具调令,调由彬长公司负责培训并安排工作;(四)实施阶段(5月2日--10日):将符合条件人员进行划转,不符合划转条件人员安置到位。同时,要保证矿井关闭回撤工作有序进行。

为了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消除顾虑,韩城矿业公司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电视台相关人员到彬长矿业集团公司拍摄专题片,直观反映彬长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厂区环境、职工工作、生活情况;韩城矿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多次与彬长对应部门协调沟通解决具体问题。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带着对矿工的深厚感情语重心长、苦口婆心、设身处地、履职尽责。

第八节打包划转没有例外

由于是打包划转,意味着无论是矿长还是队长,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矿工,只要身在其列,无一例外地都要划转。

都在矿区工作多年,谁还不认识几个领导。在这种变故中,想通过“人情”关系维护自己利益的人大有人在。

为保证划转顺利进行,韩城矿业公司党政做出了冻结这两个矿井人事的决定,要求没有一个人可以有特权违反。

大家当初一起留,现在又得一起走,没有例外。时任象山小井负责人的柳选军要去,作为普通矿工的郑洪涛也要去。

在关键时候员工因为不知所措更多的是看,看谁?看“头儿”看“领导”。所谓火车跑的快与慢,主要看车头怎么带!

柳选军在象山小井多年,作为负责人,他的一举一动,对象山小井的职工有着很大影响力。此时的他身兼双重职责,上要对公司、对矿负责,按照陕煤集团要求,保证划转工作顺利;下要对得起和他在一起摸爬滚打多年的矿工兄弟,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说话办事!

第九节去彬长看看

百闻不如一见。说什么都难以服人,究竟好不好谁也说不上,不如组织大家去彬长看一看。在韩城矿业公司的组织下,象山矿井组织中层管理人员、矿工、矿工家属等分三次前往彬长参观。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彬长集团)是2002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3年3月在咸阳市挂牌成立的大型煤炭企业,隶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设在具有魅力城市之称的咸阳市,规划面积790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67.29亿吨,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彬长集团下辖大佛寺矿业公司、胡家河矿业公司、小庄矿业公司等5个生产矿井。

2013年4月中旬,由柳选军带队领着象山小井几十号中层管理干部首先前往彬长小庄矿参观。高社增也在其中。

彬长矿业公司进行了热情接待。

“一切都是新的,真的不一样!”

“巷道遗漏下的煤比象山小井要采的煤层都厚!”高社增参观完后心里惊叹道。

煤竟然可以直接用胶轮车从井下运输至井上,这让这位在象山小井井下一线工作近30年的老矿工开了眼了。

高社增在第一次参观完彬长后,为了消除家属的顾虑,赢得家属的支持,还专门让儿子高涛开车领上妻子高清芳去彬长参观。

据统计:包括象山小井、桑树坪矿平峒在内的共有400多人及其家属,在划转前前往彬长矿业公司进行了参观。

看完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好象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第四章特别事件

第十节分房事件

能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在过去它却只是一个梦。

高社增从1983年工作就一直租房子住,1997年他在向阳坡和工友一起为自己建造了平生他的第一套自建房——牛毛毡房,为了保证不漏雨,他基本上是两年换一次牛毛毡,房子不好,但那里也留下了他和妻儿很多美好的回忆!

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直是高社增的最大梦想!

过去房小人多,开始是不是双职工没资格分房,后来政策放宽,不是城镇户口没资格分房子!高社增的爱人高清芳一直是农村户口,经过多年的努力于2004年底才解决了城镇户口问题,两口子因此开心了好多天,因为这样以来他们就够分房条件了,他们差的只是一个机会!

2005年,也就是高社增工作22年后,在象山大桥下面,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公用住房,虽然是老房子,有些破旧,可与从前相比,他已很满足。

随着企业的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对矿工工作多年仍然无房可住的实际情况,韩城矿业公司将每一名矿工在韩城市区有一套住房被列入十二五规划,将职工住房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为此,韩城矿业公司抢抓机遇,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等国家政策,大举在韩城市区及周边兴建居民楼,决心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矿工住房问题,全面提升矿工的幸福指数,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截止到2013年,共兴建住宅楼86栋,其中已入住38栋,在建17栋,其余31栋于当年底及次年动工兴建。为了让更多的矿工有房住,韩城矿业公司放宽了分房的条件,很多矿工工作数年后终于分到了自己的新房,他们心里乐开了花,他们掐着指头数着、期盼着领钥匙的那天!

问题来了,包括高社增在内的相当数量的矿工新房是分了,但钥匙没领到手,现在面临划转,房子还给不给?很多人因此变得忐忑不安,成为走与不走的一个很大顾虑!

问题反映上来后,韩城矿业公司即刻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此问题,成诺分房,消除了大家的疑虑,稳定了职工情绪,为顺利划转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十一节上访事件

2013年4月30日一早,韩城矿业公司办公楼前被职工围得水泄不通,来自桑树坪矿平峒、象山小井的数百人聚集上访。

上访的主要原因一是划转人员要求要有一定数额的安置费。二是其中好多人担心自己去彬长后不能享受同级待遇。三是对一方不够划转条件的,但想夫妻一起去的没有政策支持,这一需求无法实现等问题。

韩城矿业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商议应对,公司主要领导与百余名划转人员代表在韩城矿业公司三楼会议室面对面,倾听大家的问题,有的问题当场拍板,责成有关部门限时解决,有的问题由领导出面协调寻求最佳解决途径。

正当干部职工浮躁不安的时候,陕煤集团副总经理朱周歧带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聪等一行,分别来到桑树坪矿和象山矿井,分别对即将划转彬长的管理干部和职工作工作。朱周歧代表陕煤集团在会上发声:“这次关闭象山小井和桑树坪矿平峒,人员成建制划转彬长矿业公司,是集团公司解决老矿区负债重、人员多、矿井资源枯竭,实现新老矿区资源共享,发挥老矿区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战略性决策,是集团、韩城、彬长实现发展共赢的重要举措,带有示范划转的作用和功能。”朱周歧还强调,希望这两个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彬长矿区的发展前景、收入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优势,给职工讲透、讲清楚;通过分类细化、分批实施,做好划转人员的思想工作,站在划转人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真正把好事办好。

针对韩城矿业公司划转职工中反应较多的夫妻两地生活、优秀农民工转正、科队级干部待遇等问题,陕煤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朱周岐、人力资源部经理李聪还前往彬长集团公司,协调处理。最终,在集团、公司、矿三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困绕划转人员的思想“疙瘩”及被一一解开,各类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与落实。

第十二节欢送仪式

韩城矿业公司先后于5月16日、6月3日、6月17日和7月3日多次举行欢送仪式,分批欢送划转人员赴彬长工作。

2013年7月3日一早,韩城矿业公司办公楼前成建制划转的201名人员赴彬长集团工作欢送仪式正在举行。

韩城矿业公司班子成员及机关全体人员,以及当时的韩城实业公司领导、运销分公司领导,象山矿井、桑树坪矿有关领导以及彬长矿业集团领导慕生海及有关部室领导一起参加了仪式。

欢送仪式都悲壮而隆重,划转人员均多年在韩城矿区工作,对韩城矿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充满感情,对工作生活多年的企业、领导、同事依依不舍。

一位老人拉着孙子送别儿子和儿媳,老人喔喔的哭声引周围很多人掉泪,幼小的孩子不懂别离好奇地左顾右盼着;一位妻子与丈夫相拥而泣,宣泄着离别之痛;一位相识并在一起工作20年的同事拉着哥们的手迟迟不肯放手;已坐上车的人员有的挥手告别,有的红着眼圈转过头去看向了另一侧;很多男同志也难抑泪水,如同当年亲人送别子女参军的场面一样,甚至比那个场面更加感人。

故土难离,虽留恋、虽不舍,但在集团的重大决策面前,划转人员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由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作为,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在公司领导、矿领导和职工家属的真情相送下,划转人员带着组织的重托,带着亲人的关怀,带着兄弟的情谊告别家乡踏上了新的征程。

至此韩城矿业公司成建制划转工作圆满收官,共有1082名人员划转至彬长矿业集团工作,并将在新岗位建功立业。

第五章新矿旧情

第十三节步入新岗

温润柔美的泾河水缓缓流经彬县,将这里冲积出一条偌大的川道,临水而居的人们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在川道两边的“山”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植,行至“山”上,但见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优美景色让人目不遐接。在泾河水一方的山坡上,就是闻名中外的“千佛寺石窟”;这个石窟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依山傍水,逐崖为窟,雕石成像,在400多米高的立体崖石上错落石洞石阁130多孔,大小佛像1980多尊,其中20多米高的阿弥陀佛为陕西省第一大佛。

据“大佛寺”不远,有一“侍郎湖”自古有名;流传着小龙女湖边牧羊、柳毅传书救龙女、伍子胥怒斩泾河龙王救黎民的美丽传说。这个湖湖水涝不升,旱不降,湖中四季无落叶,神奇水线可预测阴雨等天气,被誉为黄土高原的明珠。

被大佛护佑、泾水滋润的小庄矿的干部职工,与彬县人民一样,享受着新时代的新生活。

划转人员到达彬长后,警车开道,锣鼓声声,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彬长矿业集团公司对他们加入的热情欢迎。

不只这些,在衣食住行方面,彬长矿业公司对划转人员也是格外关照,进行了周密安排。住的宽畅,3人一个宿舍;吃的饭菜好,还不要钱;穿的新,他们脱下了韩城矿业的工装换上了彬长的工服……

在了解了彬长集团实施“黑色产业绿色发展、构建四大板块、打造百亿彬长”的发展战略后,对彬长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接受为期7天的军事化培训后,按专业对口、待遇不变的原则分配到彬长集团大佛寺、胡家河、小庄、孟村、文家坡五对生产矿井工作。彬长集团领导表示划转人员都是原单位的骨干力量,彬长将为大家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确保大家业有所长,术有专攻,在相对熟悉的工作岗位和业务领域贡献聪明才智。同时在职工收入、生活福利、生产生活环境方面将持续改进,使大家能扎根彬长、幸福生活。

划转的1082人经过培训,先后被分配到新岗位工作,他们中有曾经的劳动模范、科技标兵、岗位能手、巾帼能手,也有夫妻,有兄弟、有父子,还有原单位区队全体人员。

既来之则安之。划转职工表示要把韩城矿业公司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奉献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品质带到彬长发扬光大,为陕煤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十四节我想回家

味觉最能引发人的思乡情结!

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是彬县有名的特色小吃,可韩城来的人楞是吃不出味道;在韩城人眼里,这里的面不凉不热,怎么吃都没有韩城的手擀臊子面好吃!更和韩城的羊肉饸烙没法比。何止是这,可能由于水质不同,这里的羊肉煮出来的羊肉泡都和韩城的羊肉泡味道不一样,连这里蒸的馍都没有韩城的馍劲道、好吃!

“刚到彬长小庄矿,我一个月都没吃面!因为那面不是韩城的味!”原象山小井副主任,现任文家坡矿安全副矿长的张向阳如是说。

一下子改变口味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每次到了饭点,很多人饿着肚子,用筷子敲着碗,面对五花八门的炒菜却不知道该吃什么,每每这时,都会把那些划转人员的思绪引回到那个他们多年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韩城!

身在外地怎么可能吃出家乡的味道、韩城的味道!

“身在韩城时并没觉得韩城有多好,但离开后才知道自己原来对家乡是那么的留恋那么的不舍!”张向阳诚恳地说。

起初,除了生活上的不习惯,对于这里的严格管理也不适应。因为是新建矿井,在成建制划转之前已经招收了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为了尽早将他们培养成才,彬长集团对他们要求很严,每天下班用过晚饭后还要学习培训一个多小时,培训的内容有煤矿安全规程、安全防护知识等等。而韩城划转的大部分人年龄都偏大,受不了这种约束,很多人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引发思想波动。

“我想回家”是每一名划转人员的思乡情结,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呐喊”,白天大家各忙各的,到了晚上,很多人都思绪绵绵,梦回韩城,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象刻在了他们心里,挥之不去;他们想嗅花椒的香味,他们想携手亲人在澽水河畔漫步;他们更想登上象山之顶,俯视韩城;他们揣测着此时此刻自己的亲人们正在做什么……

第十五节我要去彬长

高清芳嫁给高社增不久,高社增就被去象山小井当了矿工,从此,她有了一个新称谓——矿嫂。

作为矿嫂的她理解矿工在井下的辛苦,作为妻子她也时常为丈夫的安全而提心吊胆。她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一儿一女,每天做好丈夫爱吃的饭菜等他回家。

这一天,到了高社增该下班的时候了,她做了他最爱吃的手工面等他,左等右等不见人,她心急如焚,心里安慰着自己,没事,他是带班队长,事多,晚点回来没关系,可是30多个小时过去了,还是不见人,她焦急地放下手头的活,大步流星地赶往矿上去找,到了矿上,才知道井下出了点事,刚刚才处理完,高社增也已升井回家了。闻讯后,她又急忙赶回家里,一进家门第一眼看见丈夫,她喜极而泣!打那以后,她发誓以后要更加体贴丈夫,对他更好!

儿子和丈夫要走,她知道拦不住。虽然高涛开车领上她去彬长参观过,对那里的情况她也多少了解一点,听丈夫说过,彬长这边的矿井安全性高,如果运输不出事故基本没有什么危险,这虽然让她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放心。快走时,她把家里仅有的3000块钱卷好放在了丈夫手心里,千叮咛万嘱咐,强忍住泪水,告诉高社增,让他放心家里,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儿子就行!

后来,高清芳才知道,高社增临走时就将那3000元钱给正在住院的父亲交了住院费,他走时可以说是身无分文。

很多时候,每一个变故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甚至是几家人的事。

2013年,对高清芳来说是个多事之年,一边是儿子和丈夫都要走,一边是女儿高考,还有双方的父母要照顾。虽然哥嫂们成担了父母的赡养义务,但女儿高考也是大事。送走了儿子和丈夫,她悉心照顾女儿,女儿也很争气,当年就考上了大学。为了给女儿凑学费,她去韩城市区某洗浴中心给员工做饭挣钱,女儿也去了酒楼打工,近两个月娘俩攒了5000元,终于给女儿凑齐了学费。

送走了女儿,房子空了,她的心也空了。此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念想:丈夫在井下一线干了几十年,为了家里辛苦了半辈子了,她要去他身边照顾他。于是,在高社增到彬长半年后,高清芳也安抚好双方老人后,去了彬长……

第六章喜新恋旧

第十六节再立新功

毕竟是外来户,到了新地方总会缺乏一些安全感。特别在划转人员到矿后,知道在他们之前,招收了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这些年轻人学历比他们高,来的比他们早,况且新单位岗位较原来少,这让他们对自己还能不能保持原单位的级别与待遇产生了新的担忧。但彬长矿业在用人时,没有先来后到论资排辈,而是采取更为公平的办法对人员进行安置——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很快大家的顾虑得到了消除。大部分人最后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有少部分人没有合适岗位,也在努力提升自己,为将来有了岗位而充实自己。

高社增来到彬长小庄矿后,在一次竞聘时,他把在韩城得到的四五十本荣誉证书(有劳模的、有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党员的)拿了出来,把在场的人们着实吓了一跳。这位身经百战、屡立战功的老煤炭人会被赋予怎样的新任务?

在小庄矿落脚后,矿上要组建综掘队,有200多个从咸阳煤校毕业的新工加入了综掘队,这些年轻人有激情、有热情,但没有在矿山实践过,需要人带一带。高社增在井下一线工作多年,经验多,责任心强,被任命为队长,主要训练这批年轻人。

两年时间,他带领新招来的煤校毕业生在井下奋战了两个春秋,从如何准备工作面、如何回撤、安装到井下如何自保、互保……他手把手地用心用情地教着这群年轻人,将一辈子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给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看着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成熟成长,得到了锻炼提升,成为矿山建设的新军,他感觉自己很欣慰。后来,矿上考虑他年纪大了,又把他回到调度室,直至退休。

不只高社增,原划转转入彬长的象山小井主任柳选军也被任命为彬长小庄矿矿长;原象山小井主管生产的副主任张向阳也先前被任命为小庄矿安全环保部部长、副总师,现在被调任彬长文家坡矿安全副矿长。总之,划转人员到彬长后没有受歧视,只要好好干,都被得到了重用。

第十七节喜新恋旧

即使无比眷顾,即使厌倦遨游,到了春季,大雁都会扑哧着翅膀,飞回北方,再多的倦怠都因归巢的窃喜而淡然。

举目张望,文家坡矿位于黄土高原上,四野宽阔,一眼望不到边,在这个矿的周围除了相距较远的村庄外,无山无水;工人们除了上班就是窝在宿舍里玩手机、看电视,尽管有职工活动中心,但也很少有人去活动。

坐在文家坡矿招待所干净整洁的房间里,从阳台上望过去,办公楼、选煤楼和高高的井架依次排列,十分整洁的环境,绿树、草坪、蓝天、白云,让人误以为到了一个新的旅游区。新的矿井、新的环境,必然孕育新的梦想。太阳每天都在升起,时光流逝,每一天都注定有新的故事发生。

“宿办合一,没有家属区,所以总让人感觉这里是工作的地方,韩城那个地方才是家。虽说不是土生土长的韩城人,但是也在韩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对韩城有着深厚的感情,我非常感谢韩城,是韩城培养了我,所以,韩城的房子我一直都没有卖,想着退休以后还要回去住呢!”张向阳充满向往地说。

从彬长到韩城有700多公里路,为了回家,在彬长的韩城人成立了司马故里微信群,谁回家就在群里说一下,大家相互结伴搭车,既节省了费用,又赶走了沿途的寂寥,其乐融融。

“每一次探亲在彬长上高速和到韩城下高速的感觉那是绝对不一样的,回到韩城总有点小激动!”郑洪涛说道。

据张向阳说,这十多年来,有许多人相继离开韩城矿业公司,到了陕北等地,挣了大钱,也升了官,这些人都很感谢韩城局,因为是韩城局培养了他们。

如今已经在彬长退休的高社增已回到韩城乔子玄农村家的四合院里,后院有花草树木,左有孙女绕膝,右有老伴陪伴,生活平静、安逸、幸福!

“留在韩城的值得回忆的事太多,韩城是根,我一有机会还会去矿井周边看看,但划转去彬长我起初想不通,回过头看我一点也不后悔,那里让我的收入增加,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条件,还让我认识了好多朋友和同事,我现在是喜新恋旧……”高社增充满深情地说道。

除高社增外,他的哥哥高选增由于当时划转时年龄超限,后在象山退休外,其他4人均在彬长工作至今。

第七章结尾

第十八节每一条路都铺满了希望

经过近五年的打磨、融入,现如今,大家都习惯了,习惯了两地的生活,习惯了在两地之间的漂移,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相互之间不再是什么哪来哪来的,大家都是彬长人,都是陕煤集团人,共同为着煤炭事业、为着让自已生活得更好而努力着!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人太早看透,有人又觉悟太晚,到最后,都会回归到终点。感性的人说,先有开始才有结局;豁达的人说,先有结局后有开始。无论你属于哪种人,都可以算作是透彻地明白地了自己迁徙的行程;世上的小路本就有许多,每一条都铺满了希望,只等着你去追求,去超越。象山给了你豪迈,凿开河给了你柔情;同样,泾河水一样会滋润你的心田,大佛寺的千年大佛定会护估你的人生更加的顺利腾达。走向彬长,无疑是一种新的人生的开始;在人生路上,每个人皆可以将乡愁和感情装进行囊,携着湿润的思想与情感,做一次旷达明净的远行;不一定匆匆赶赴,亦可闲庭信步,让青春和年华流转四季,无悔风霜。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陕煤运销集团前4个月铁路发运1866.. 下一篇铜川矿业首季经济运行平稳经营效..